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合肥新聞 ?

“民間博物館創建人張守才遇難題”后續:6000多件藏品無處展示,館長很苦惱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今年67歲的張守才老家在阜陽太和,2016年,他在肥東撮鎮鎮龍棲地創建了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因為場地的原因,這座民間博物館在去年11月關閉,目前6000多件館藏藏品沒地方展示,放在農村的房子里。(此前報道請點擊

張守才收藏的瓷器。(2022年7月30日拍攝)

2月22日下午12點50分,在合肥市一處公園內,大皖新聞記者見到張守才,他滿面愁容。原來,去年11月,他創辦的民間博物館從肥東撮鎮鎮龍棲地搬離,然后搬至合肥北城張守才老鄉的倉庫里。前段時間,因為倉庫租給了別人,2月18日、19日,張守才連夜把6000多件藏品,又搬到離倉庫不遠的一處農房里保管。

藏品沒地方展示,張守才很著急。

這6000多件藏品,是張守才和家人花費了幾十年時間收藏所得。目前,這些藏品都包裹得好好的,如果不包裹會出現磨損,比如老木雕會出現風化腐朽,紙幣、銅錢則放在行李箱中保管,瓷器、古代木床、花轎,結婚證,地契,老照片,糧票等,張守才都小心翼翼地保護好,不然也會出現損壞。

張守才和他的藏品。(2022年7月30日拍攝)

這些藏品有沒有專門機構鑒定過?張守才表示,“收藏是我的愛好,我不喜歡鑒定真假,價值多少,沒有所謂的證書,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的營業執照,搬博物館時扔掉了,現在什么證件都沒有。”張守才希望這些藏品能重新向公眾展示,“現在最主要的是找場地,這么多東西,不展示出來,老是放在那里(農房),也不是事。”他希望大皖新聞記者幫忙呼吁解決一下。

張守才和他的藏品。(2022年7月30日攝)

去年7月30日在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門前,張守才(右)和朋友展示畫作。

親愛的讀者朋友,對于目前張守才藏品沒地方展示的困境,您若有好的建議,可通過大皖新聞0551-62639900熱線聯系我們,也可給大皖新聞官方微博、微信留言聯系,或者通過大皖新聞抖音、快手聯系我們,我們將轉達給張守才,感謝您的熱心!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圖片無法聯系上作者,請通過baoliao@ahwang.cn與本網聯系,提供姓名、聯系電話、銀行卡號、開戶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相關閱讀

探秘民間博物館|江淮民俗博物館:5000多件老物件留住農耕記憶

外觀并不“高大上”,館內卻“別有洞天”。走進位于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鄉新河村的江淮民俗博物館,上世 紀的票據、古時的雕花木床、農耕器具等映入眼簾,這些頗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可都是當地村民王世準從各地一件件...

探秘民間博物館|安徽省徽廚博物館、安徽省中醫秘笈博物館:嘗徽菜 看中醫

在合肥大蜀山西北角的劉園·古徽州文化園內,坐落著兩座精致的博物館——貼近百姓生活的安徽省徽廚博物館和展現傳統中醫文化的安徽省中醫秘笈博物館。兩座博物館雖然不大,但藏品種類豐富, 極富古徽州文化的魅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香河县| 陆丰市| 那曲县| 岚皋县| 宝丰县| 茶陵县| 二连浩特市| 和平区| 阳谷县| 朝阳县| 延津县| 鄄城县| 淄博市| 和硕县| 皋兰县| 政和县| 留坝县| 阳信县| 呼伦贝尔市| 海伦市| 荔波县| 灵寿县| 高阳县| 武穴市| 金昌市| 罗甸县| 西乡县| 桑日县| 华池县| 和平区| 沾益县| 沅陵县| 星子县| 乌兰察布市| 九台市| 宁陵县| 河北区| 全州县| 娄烦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