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繪畫、運動打卡、勞動小達人、閱讀一本書交流、周記寫作……這個暑假,合肥的萬先生輔導“作業(yè)”很忙碌。已臨近開學,萬先生孩子還有部分作業(yè)沒做完,正在抓住暑假的尾巴趕作業(yè),“有些作業(yè)確實有些‘費’爸媽,孩子獨立完成不了,或者說無法高質量完成,就要我們家長幫幫忙。”萬先生說。
從西紅柿炒蛋開始,學做四道菜
萬先生,家住合肥市五里墩街道,家中兩個孩子都在上小學,其中,大兒子秋季開學上五年級,而小兒子則一升二。由于妻子日常工作忙,輔導作業(yè)的活基本就交給了萬先生。
這個暑假,老大除了基礎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作業(yè)外,還有一些“特色作業(yè)”,比如每周不少于兩次的勞動小達人、運動打卡、閱讀交流等。
“勞動作業(yè)”這一項,孩子選擇了學做菜,萬先生日常也經(jīng)常下廚,廚藝還不錯,但是要教會兒子,可不算簡單。“平時孩子下廚房比較少,動手能力也比較弱,我就從簡單的菜式教起。”
比如,西紅柿炒蛋、涼拌西紅柿、青椒炒雞蛋,“還有一道涼拌土豆絲沒開始學。”
萬先生做菜時,會讓兒子在旁邊看,然后,將步驟拆分開來,把要點再提醒一遍,之后才讓兒子來試驗。“雞蛋要打散,炒好先盛出來,再放油下西紅柿,炒出汁了再放雞蛋。”
老大學著做了兩遍,雖然不算特別成功,但基本也算獨立完成了。
“這樣的作業(yè),重在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教起來不算難,但對孩子作用挺大的。”萬先生說,還有些家長會將孩子做菜的過程記錄下來,還會使用音樂、濾鏡等功能,剪輯成一個漂亮的短視頻。“我就隨手拍一下記錄就行了,沒花功夫去剪輯,也不會,重在過程吧。”
暑假8份主題繪畫,已完成5份
這個暑假,老大還有一個在繪畫上的重頭戲作業(yè),主題是展示豐富的暑假課余生活,屬于“加分項”。萬先生數(shù)了一下,按一個暑假八周來算,需要完成8次“打卡”,“但沒有完全按節(jié)點來,目前,已經(jīng)做完5份了,還有3份等著做。”
每次的手抄報、主題繪畫作業(yè),也是萬先生重點關注的部分,他比較注重主題的拓展。他舉例說,今年的手抄報中有一個主題是關于“荷花”的,他先帶孩子去杏花公園游玩,近距離的欣賞荷花,了解荷花、荷葉的不同姿態(tài),再拍照帶回家,然后再帶他去閱讀與夏天、荷花相關的書籍、古文、詩歌等,還買了蓮蓬,制作了蓮藕菜品,讓孩子多角度了解荷花。
一系列拓展工作做完,已經(jīng)花去了兩三天時間,最后一天再拿出兩三個小時來繪制。“兒子在畫室學繪畫,有些功底,他有時候會把作業(yè)帶到畫室去做,有時候,就自己在家畫。”
這一次手抄報展示了荷花的生長過程,還附上了荷花的花語及一首古詩。“還給他留有一個念想,就是下次有機會再帶他去嘗一嘗叫花雞,讓他知道,荷葉還有食材的作用。”萬先生說。
運動打卡最輕松,兩個寶寶一起上
在這個暑假,還有一項運動打卡作業(yè),一周打卡三次,這個較為輕松。“我們家一直都強調從小鍛煉身體,即使沒有這個作業(yè),也會安排體能訓練時間。”萬先生說,他給老大報了武術班,每天晚上五點半到七點是體能訓練時間,可以練習武術、跳繩、跑步、打乒乓球、籃球等。
而運動打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同時陪伴老大和老二。“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點精力。”萬先生笑著說。
工作之余,萬先生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與陪伴。“教育孩子時,自己一定要有耐心,你老是批評,孩子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可能會適得其反。”同時,萬先生也覺得,做作業(yè)或學習不能打持久戰(zhàn)、疲勞戰(zhàn),而是要提高效率,定時定量完成任務,還要給孩子留足休息、玩耍的時間。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萬先生也感到作業(yè)越來越難,越來越復雜,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我也在慢慢放手,爭取在六年級的時候,能夠讓老大獨立完成,逐步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通訊員 周先榮 季云岡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