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但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群體壓力仍然較大。對城市來說,既要直面就業難題,把這個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好,同時也希望吸引人才,加強人才儲備,為城市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安徽合肥這幾年就在這件事上猛下功夫,去年新招引高校畢業生首超30萬人,今年力度更大,努力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實現“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合肥請您來,20萬個崗位供您選”,安徽合肥市今年的就業招聘活動依然如火如荼。為方便合肥市外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港澳臺地區和海外留學人員就業,合肥創新推出“擇業邀請碼”。只需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就可擁有專屬“邀請碼”,不僅能獲得來合肥市的交通補貼,還可免費乘坐市域內的地鐵、公交,免費參觀安徽創新館、環巢湖十大濕地等。
論經濟總量,在中部省會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中,合肥并不耀眼。但在去年,合肥新招引高校畢業生首超30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合肥連續5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
要解決就業難題,先要創造足夠多的崗位。對于城市來說,要想吸引人才,成熟高效的產業鏈條必不可少。
近年來,合肥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瞄準國家戰略導向,聚焦市場需求,以建設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3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牽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合肥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靶酒疗稀币约啊凹苯K生智”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去年,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6.2%,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8%,目前合肥市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吸引各類人才超40萬人,為城市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有了充滿活力的產業和豐富的崗位,合肥鉚足了勁招引高校畢業生就業,將高校畢業生就業納入全市人才工作統一安排,推出服務人才發展若干政策,一方面誠邀外地大學生來合肥就業;另一方面誠請本地大學生留在合肥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就業。
合肥高新區把“千師萬生進高新”與“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緊密結合,邀請高校通過“座談交流+走訪企業”的形式,政校企三方“面對面”“零距離”地探索校地合作、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與新途徑。截至目前,已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建筑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30余所高校走進高新區與政府交流、與企業合作。
人才招得來,還要留得住。工作提供的平臺領域是否廣闊、個人發展通道是否暢通,能否讓人獲得干事創業的成就感,這些對于留住人才都很重要。
目前,合肥市正在探索一條國有資本領投、社會資本跟投的“科創+產業+資本”的投融資模式。合肥現已建立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基金“叢林”,包括市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引導基金、產業基金等,構建起全周期、差異化的基金投資體系。其中去年新設的種子基金,注重投早投小投科技,總規模達5億元,風險容忍度達50%。已立項人才項目87個,充分發揮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第一撬動力”的作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