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個共享單車企業認領一個路口,安排維保員在路口維持秩序;推廣“垂直停車技術”等讓車輛必須按規定停放;推行“0530”響應機制要求30分鐘內解決亂象問題……天氣漸暖,共享單車使用漸多,為了規范停放,合肥廬陽區在全市率先打造“共享單車停放示范路段”,通過“一企一路口”“一點一編號”“定點抽查+隨機巡查”“0530響應機制”等多重舉措,提升共享單車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有序的騎行服務。
讓規范停放成為自覺行動
3月13日上午,在合肥臨泉路海棠站西北角、東北角、東南角地鐵口換乘接駁點,市民發現共享單車有了專屬停車位,以黃、綠、藍三色區分美團、青桔、哈啰三家單車停放區域。點位上還設有醒目的指示牌、編碼,引導員則及時提醒、勸導不文明騎行和亂停亂放的行為。
廬陽區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吳俊介紹,地鐵三號線依臨泉路而建,臨泉路還有不少大型商業綜合體,共享單車換乘接駁成為很多市民的首選,可隨意停放的單車也給臨泉路地鐵口周邊停放秩序帶來管理難題。
為此,廬陽區城管執法大隊在臨泉路打造共享單車停放示范路段,引導文明用車、規范停車成為自覺行動,共同提升共享單車停放秩序。
“一企認領一路口。美團、青桔、哈啰3家共享單車企業各認領1處路口作為運營點,均配備2名車輛維保管理員,引導市民按照‘同色規整、線內停放、朝向一致’原則規范停放。”同時,示范路段還統一編碼停放點信息,制作醒目三色地面點位編號牌和引導標牌,形成“一點一編號、一處一檔案”。
同時,廬陽城管還督促企業在示范路段上應用新科技、新技術。“比如,哈啰單車企業使用垂直停車管理技術,規范共享車輛豎向停放,智能提醒用戶車輛傾斜15度以上無法還車,保證停放區域內車輛朝向統一。”吳俊說。
單車企業管得好才能投放多
除了“上崗”專屬的單車示范點,臨泉路共享單車示范路段還建立了共管共治機制,并建立了考核、獎罰的管理制度。
“城管執法隊員開展‘定點抽查+隨機巡查’,同時推行‘0530’響應機制,將路面停放亂象第一時間反饋各單車企業,要求單車企業接到問題后5分鐘內回應、30分鐘內處理完畢。”吳俊說,根據3家單車企業考核成績,城管部門會動態調整各企業的停車點位數量、停車點位設置、車輛投放總量等,“優先考慮考核優異的企業。”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激勵共享單車企業,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吳俊說。
逐步在北一環長江路推廣
目前,合肥廬陽區在臨泉路沿線的杏花村站、四泉橋站、鄭河站、海棠站、一里井站5個地鐵口共設置了14處停車示范點,可停放共享單車780余輛。
下一步,廬陽區城管執法大隊將總結經驗、細化舉措,逐步在北一環路、長江路等全區其他路段進行推廣,并開展“學校周邊50米內和交叉路口圓弧角的停放點位清理行動”,更好地優化慢行出行環境。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通訊員 張琪琪 肖倩 實習生 黃子健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