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中的馬(合)鋼地塊
據合肥晚報報道 去年8月,全省單體最大的土壤與地下水治理項目馬(合)鋼中部地塊B片區土壤修復正式啟動。
新年伊始,馬(合)鋼土壤修復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且將在今年內完成片區所有的場內污染地塊修復工作。今年東部新中心計劃完成1600余畝的場內修復工作,886畝土地移除污染場地名錄庫。
今年將完成片區內所有修復工作
2月9日,記者從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獲悉,目前馬(合)鋼三個地塊修復工作已完成40%。據了解,今年內將完成馬(合)鋼片區所有的場內污染地塊修復工作。
據悉,馬(合)鋼中部片區位于合肥市瑤海區裕溪路與廣德路交叉口東南側,占地面積1426.57畝,自東至西劃分為中部A片區、中部B片區和中部C片區。該地塊修復完成后,將被打造成一條融合工業遺產、創新產業、社區服務的都市活力綠廊,實現東部新中心“污染地塊”到“黃金地塊”、“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華麗轉變。
去年8月,馬(合)鋼中部片區B地塊污染土壤修復正式啟動,該片區也是全省當時已開工的單體最大的土壤與地下水治理項目。據該工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C地塊單體體量比B地塊更大,成為全省已開工單體最大的土壤修復項目。
借助科技,工程將實現降碳15%
此次馬(合)鋼地塊修復工作還將借助項目平臺開展科技研發,螺旋推進間接式異位熱脫附裝備即將正式應用。整體工程還將進行綠色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促進低碳環保修復,實現降碳的目標。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場開展綠色低電的原位熱脫附成套裝備及原位地下水循環井耦合注入裝備的技術驗證,可實現無需開挖、同時在地下環境降解絕大多數污染物,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通過設備自動化水平及節能技術帶來的運行能耗低和治理效率高。同時利用清潔能源帶來減碳效益。”同時,該地塊發揮“場地智慧管理信息系統”的動態在線監測功能,對二次污染防控、場內車輛短駁作業的調度優化、基坑開挖的順序優化等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減碳效益。
“該項目總體將實現降碳約15%,拿馬(合)鋼中部B來說,預計減少碳排放240噸,預計13300棵樹一年所產生的效應。”負責人表示。今年東部新中心計劃完成1600余畝的場內修復工作,886畝土地移除污染場地名錄庫。
今年全市打好“凈土保衛戰”
2022年,合肥市強化污染源頭防控,有限管控用地污染風險,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建立2022年度污染地塊名錄,已完成治理修復馬(合)鋼東南地塊、西北地塊、安徽晉煤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塊、祁門路原紅四方地塊等4個污染地塊,累計投入資金4億元,完成污染地塊修復面積共2594畝,污染土壤修復量49.2萬立方米,污染地下水修復量22.9萬立方米。
2023年,合肥市將繼續打好“凈土保衛戰”,深入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完成馬(合)鋼片區污染地塊修復。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通訊員 江國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