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據合肥軌道交通9月20日消息,近日,7號線一期工程建設喜迎新進展,繁華大道站至松谷路站區間左線順利貫通,為該線貫通的第13條盾構單線區間;徽富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為該線第9座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
盾構機順利穿越既有運營車站
“繁松”區間左線全長約1030.478米,盾構機出松谷路站后,沿繁華大道向西掘進,至繁華大道站接收。隧道主要穿越硬塑粘土層及風化巖層,盾構機接收時,下穿既有運營的3號線繁華大道地鐵站主體結構,盾構機頂部距離車站主體底板僅1.5米,對沉降控制要求極高。
為確保區間安全穿越風險源并順利貫通,合肥軌道集團迎難而上,精心組織。一是在盾構掘進前期準備工作中,現場多次模擬穿越風險源可能遇見的突發情況和對應采取的應急措施,不斷優化盾構機掘進參數。二是在盾構掘進過程中加強監測力度,及時優化調整土壓力、同步注漿量、掘進速度等參數,嚴格把控施工安全質量和沉降數據,合理選擇管片拼裝點位,順利完成盾構機安全平穩下穿既有3號線繁華大道站,車站結構實現“零”沉降。
創新工藝確保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徽富路站位于紫云路與徽富路交口,沿紫云路東西向敷設,為地下兩層14米島式車站,縱向標準柱跨為9米。為進一步提高該車站施工過程安全質量管控,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開展技術攻堅,創新使用“高強砂漿+串筒”組合式澆筑工藝及“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高強砂漿+串筒”組合式澆筑工藝
在徽富路站側墻澆筑時,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在底板與側墻的交匯處使用高強砂漿進行封底,提升交匯處質量。同時用卷尺對側墻澆筑高度進行實時量測,根據現場側墻混凝土澆筑高度使用串筒引導澆筑混凝土的管道伸至側墻下方,從而保證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小于1.2米,防止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出現離析現象,有效保證了側墻混凝土澆筑整體密實度和成型質量;同時,側墻澆筑完成后,現場及時將串筒內外側清理干凈,并放入倉庫待下次側墻澆筑時使用,做到循環利用。
“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為充分利用大數據對施工一線安全、質量和進度進行全方位管理,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創新使用“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其中通過“質量隨手拍”和“技術管理”兩項功能有效實現了施工現場質量管控無死角。
現場建設管理人員利用智慧工地平臺的“質量隨手拍”功能,對施工現場各工序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拍照并上傳至智慧工地平臺;相關責任人收到消息第一時間開展排查、整改工作,并將整改后的圖片上傳至智慧工地平臺進行閉合。該平臺不僅加強了現場安全管控,還進一步提高了現場施工質量水平,最終順利實現車站高質量封頂。
截至目前,7號線一期16座車站已有9座主體結構封頂,31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3條貫通。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