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每到深夜,高鐵線上奔馳忙碌的列車都會回到動車所接受全面“保養”。國慶假期期間,動車組開行密度增加,作為安徽省首個動車組檢修基地——合肥南動車所也越發忙碌起來,動車組設備檢修工需要利用“天窗”點,在動車組檢修庫區各個角落進行設備巡檢,為動車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合肥南動車所內,幾名身穿黃色工作服的鐵路線路工正攜帶作業工具緊張前行。他們要在120分鐘的“天窗”點內巡查完15條股道的42組道岔設備。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工務段擔負著合肥南動車所73條線路,128組道岔的檢修維護任務。
王凱寧是合肥南綜合維修工區副工長,也是當日帶班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道,道岔轉轍部位、鋼軌接頭、溫調器是巡查重點,每周都要對這些重點地段、關鍵設備進行巡檢,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鋼軌熱脹冷縮發生偏移,影響安全。“此次國慶期間天氣溫度變化大,更不能有半點馬虎?!?/p>
13年的工作經驗,使得王凱寧有了“聽聲辨音”的本領。只要用檢查錘在鋼軌螺栓上敲擊一下,就能知道這個螺栓是否松動?!奥菟ňo實,敲擊聲是清脆的。螺栓出現松動,聲音就比較悶?!睓z查至35號道岔尖軌處時,王凱寧停了下來。原來此處的鋼軌螺栓產生松動,他拿出石筆在軌底打了一個叉,做好標記。線路工楊旭緊隨其后,拿起隨身攜帶的扳手將螺栓一一擰緊,趕忙去往下一個地點。
“道岔結構復雜,大小螺栓有上百個,任何一個細小的瑕疵都不能放過,我們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危及列車的運行安全?!蓖鮿P寧的話語中透露著對工作的嚴謹。一個天窗點下來,他們常常要彎腰數千次,日行2萬步。離“天窗”結束還剩30分鐘,他們前往94號道岔巡查時中途停了下來。王凱寧從包里拿出小鋼尺,彎腰測量鋼軌接頭處的軌縫距離。
“軌縫0.5毫米。”王凱寧用石筆在軌底做了標記,并在設備檢查記錄本上做好記錄。“兩根鋼軌抵死,就叫‘瞎縫’。如果出現相鄰連續三處‘瞎縫’,就要進行拉軌作業,不然鋼軌接頭螺栓會拉彎變形?!蓖鮿P寧解釋說,“鐵道上的鋼軌就好比人體的骨骼,這些接頭、結合部等關鍵位置就好比人體的關節。關節出問題往往就是大問題,檢查時要更加認真仔細?!?/p>
“天窗”時間很快結束,忙碌的巡檢作業終于告一段落。線路工們完成當日檢修任務,清點好工具,撤離線路。望著一列列動車緩緩駛出動車所,王凱寧和工友們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劉振華 呂金藝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