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早上 7 點半,溫允希小朋友揮揮手和媽媽告別,背著書包一蹦一跳進入媽媽單位里的暑托班,開始了一天的快樂生活。這里不僅有一群同齡小伙伴,還有各種有趣的特色課程。從今年暑假開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 43 所”)為職工子女開設“華小微”暑期訓練營,目前已有超過 150 名職工子女“入學”。這樣的單位暑托班不僅可以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還能讓孩子在單位大院里度過一個快樂的暑假。
開班儀式上,孩子們在帳篷上進行彩繪。
把實事辦到職工心坎上
7 月 6 日上午,在中國電科 43 所工會副主席譚晶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華小微”暑期訓練營。譚晶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她特別能體會雙職工家庭帶娃的不易。從今年 4 月份開始,在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譚晶著手籌備職工子女暑托班。
“我們所長在做調研的時候發現,不少青年骨干都提到了暑期照看孩子的問題,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所工會認真考慮職工需求,加強與上級工會的聯系和交流,把實事辦到職工心坎上,著力解決職工家庭后顧之憂。針對這個問題,分管所領導要求工會以創建省級示范性‘陽光家園’為目標,精心辦好托管班。”譚晶說。
“我們單位屬于科研院所,很多職工家都在外地,暑假孩子的看護成為大家共同面臨的難題。”譚晶坦言,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孩子暑假大多在家寫作業、看電視,部分家庭由于沒有老人看護,孩子只能獨自在家,安全問題成了最大的隱患,父母上班時也有些“提心吊膽”。
暑托班還開設了體育課。
“我們辦暑假班的目的就是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也希望孩子們能在這里開心愉快地度過暑假。”她說。
譚晶畢業于山東大學化學教育專業,雖然沒有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但她始終對教育抱有一份熱愛。
“孩子們平時學習壓力比較大,希望他們能在單位大院中體會到屬于童年的快樂,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奧秘與大千世界的神奇,享受他們童年應有的自由。”譚晶說。
邀職工全程參與籌備工作
“以快樂教育為主線。”在暑托班籌備之初,譚晶的想法得到了單位職工的認同。本著讓家長和孩子都滿意的目標,她邀請職工全過程參與到暑托班的籌備當中,包括課程設置、接送制度、餐飲食譜、師生健康管理等。
譚晶透露,班級和課程設置是家長最為關心的。為此,她和家長代表開展了多輪調研和考察,最終確定了一家第三方教育機構參與辦學。
記者注意到,“華小微”暑期訓練營主要分為教學區、活動區和圖書室。在教學區,每間教室門口都懸掛著班級名稱和課程表。
“大家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只小青蛙,我今天教大家通過草編來進行制作……”在稻田班教室,老師正在上非遺課,教孩子們動手制作小青蛙。孩子們一邊制作,一邊互相交流,還不時舉手向老師提問。
據了解,稻田班專門為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設計了課程,內容包括經典誦讀、非遺、科學實驗、自然、體育等。據譚晶介紹,班級和課程的設置根據孩子的年齡段進行了劃分,包括萌芽班(一年級)、禾苗班(二年級)、稻田班(三四年級)、麥田班(五年級)。“我們每個班級都開設了自然課,教學內容包括觀察動物、科學飲食、人體的奧秘等,讓孩子們親近自然、了解自然。”譚晶說,除了自然課之外,非遺課也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大家跟著老師制作面塑、糖畫、草編,既鍛煉了動手能力,也了解了非遺文化。
把孩子安全當作重中之重
作為暑托班的“大家長”,譚晶深感責任重大。在暑托班成立之初,她經常工作到晚上九、十點鐘,甚至會失眠。
在她看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是暑托班的重中之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省總工會和單位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她帶領家長“智囊團”為暑托班制定了健康管理制度、晨午檢制度、接送制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來訪人員入校管理制度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午餐食譜方案。
孩子們中午在食堂就餐。
“我們盡可能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因為孩子的安全高于一切。”譚晶說。暑托班實行嚴格的接送制度,刷門禁卡才能進入班級所在 樓 層 ,孩 子 上 學 放 學 都 要 嚴 格 進 行 登記。同時,單位還為每個孩子在暑期購買了保險,每個班級配有一名班主任和一名助教老師,保障孩子們能夠快樂、安全地度過暑假。
“華小微”暑期訓練營在籌備過程中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省總工會‘陽光家園’創建的相關文件為我們提供了多方面指導,去年8月和今年6月,省總三次下發文件,明確‘陽光家園’建設標準、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給我們明確了方向和路徑。”譚晶表示,省總工會女工部領導和省國防電子工會領導多次現場指導暑托班籌備工作。
“攝像頭、投影儀等設備都是我們的職工親手安裝,大家共同為孩子們打造成長的樂園。”她說。
參加暑托班“腦洞”變大了
馮愛軍是中國電科43所的一名職工,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小寶兩歲多就送去了托班,大寶暑假只能自己在家寫作業,中午我和愛人沒時間就給孩子點外賣。”馮愛軍坦言,孩子的照護問題確實是他們最大的后顧之憂。因此,在暑托班成立之初,他就積極參與了課程設計和班級設置。
“孩子對暑托班的課程非常感興趣,特別是手工泥塑、糖畫等非遺課程,我們家長上班特別安心,也會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工作中。”馮愛軍說。
他還發現,孩子參加暑托班之后“腦洞”變大了,對一些科學知識和自然現象有很大的好奇心。此外,暑托班也會播放單位的相關視頻,增強了孩子對父母工作的理解和認同感。
“目前已有 150 多名職工子女報名參加了暑托班,我們還為即將‘幼升小’的孩子們開設了幼小銜接班。”譚晶表示,為了盡最大可能滿足職工需求,真正把實事辦到職工心坎上,單位還將考慮開設周末班、寒假班,為職工子女托起快樂的童年。
殷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