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格外快,幾天內,高溫就一下升到了二十多度,站在合肥植物園門口,記者看到不少游客已經褪去了厚重的外套,換上了輕便的春裝。3月10日并不是休息日,但晴朗的天氣和盛開的鮮花還是吸引了很多市民來到植物園感受春日的氣息。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此行專門來到植物園采訪合肥植物園科研科普中心主任詹雙侯,為市民尋求植樹種花的小知識。
花之美美在色香姿韻
植物園中,剛剛抽條的柳樹渲染出一片盈盈的新綠,粉白的梅花交織在一起,近看發現花朵已經開始轉敗,而杏花、玉蘭與早櫻正開得絢爛,微風拂過時送來陣陣香氣。
記者見到詹雙侯時,他正舉著相機拍淡粉的杏花。“早春賞梅花,接著看玉蘭,然后就看大面積的郁金香、櫻花、桃花,現在早櫻已經開了,梨花要稍微遲一點。”詹雙侯給記者做了簡單的介紹,還向記者分享了2022年最佳賞花期預報。
記者看到油菜花預計花期最早,為3月5日~4月6日,櫻花和桃花為3月20日~4月15日,郁金香為3月22日~4月15日,牡丹預計花期短些,為3月29日~4月10日。
詹雙侯認為賞花看的是色香姿韻,分別指色彩、香味、姿態、韻味,其中姿態主要包括樹形和花形、葉形,而韻味則與其背后的意象有關。“梅花傲寒,凌寒而開,這就是它的韻味。”詹雙侯看著枝頭的梅花說。
養花要先了解原產地
詹雙侯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1991年就來到合肥植物園工作至今。詹雙侯說:“花、樹、鳥這些我都了解一些,昆蟲了解得少一點。”作為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詹雙侯承擔過合肥市很多綠化重點工程項目,還組織過多場合肥植物園的大型花事文化活動,在植樹養花方面都很有經驗,近年來,他也十分注重科普教育工作。
“花是有智慧的。”詹雙侯舉例介紹,“在雨林下面的植物必須背面變成紅色,吸引地下的熱量;還有秋海棠等植物,葉子上面有斑點,斑點是模擬鳥糞或者被蟲吃的樣子,讓蟲不再吃。”
詹雙侯告訴記者,養花最基本的訣竅是要看它的原產地:“要查一下它原產地的氣候環境特點,比如說,南方的常綠植物或是綠植,大部分生活在雨林,那么它們肯定喜歡高溫多濕。原產地的生存環境陽光明媚的就喜歡陽光,生存環境比較陰暗的就喜歡背陰的地方。”除此之外,詹雙侯還提到要修剪整形,進行蟲害防治,施肥,他說:“現在網絡很便捷,想養什么都很容易學,養花種類的選擇主要看自己喜好。”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樹木花草可以裝點我們的環境,但是詹雙侯也提醒大家在種植的時候不能一味地貪圖美觀,也要注意保護生態平衡。
去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曾就加拿大一枝黃花外來物種入侵現象采訪過詹雙侯,當時合肥多處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該植物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可以長到一米多高,與其他植物爭奪水分、陽光和其他營養,達到一定數量后,會擠壓當地植物的生存空間,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傷害。詹雙侯介紹說:“早期它就是作為觀賞性植物從北美引入國內的。”
詹雙侯告訴記者,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外來入侵的植物。“水里面有很多,像鳳眼蘭、大漂、粉綠狐尾藻,還有些有毒的雜草,加拿大一枝黃花就是,還有喜旱蓮子草、北美獨行菜等。”詹雙侯邊說,邊指給記者看地上藍紫色的小花:“這是阿拉伯婆婆納,其實也是入侵物種,但它危害性不大。看到它開了就代表春天到了。”
詹雙侯說,對于入侵植物,一方面海關要加強檢疫,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宣傳,提高大眾的關注。留心觀察和隨手清理入侵植物是我們日常能為護綠作出的舉手之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于源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