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連續五年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021,“十四五”開局之年,廬江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過去,廬江人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開辟了一條跨越趕超的新路徑,實現了經濟社會新發展。未來,廬江將大力實施“工業強縣、農旅富民、大美廬江”三大戰略,全面融入大合肥、深度對接滬蘇浙,全力打造“兩新一區”,劈波斬浪、勇毅前行。
工業強縣,產業躍升新臺階
2021年最后一天,廬江縣敲定了兩個大項目——惟力維斯細胞治療、免疫治療技術及產品研發基地項目和金湯湖宿集項目簽約。其中,惟力維斯細胞治療、免疫治療技術及產品研發基地項目落戶合廬產業新城,計劃總投資30億元;金湯湖宿集項目位于廬江縣湯池鎮金湯湖以南區域,總投資3億元,致力于在金湯湖區域打造品牌集聚和特色體驗的新型度假旅游示范區。
“把所有想著廬江的人和廬江想著的人發動起來?!?021年,廬江縣招商引資成果顯著,新簽約項目69個,協議投資額超百億元。以項目促發展,廬江致力做大做強發展平臺,在高起點推動合廬產業新城建設的同時,穩步推進廬江高新區西向擴容。筑牢平臺、壯大產業。這一年,在廬江,博大精密、宇宙電子等16個項目建成投產,投資14億元大眾國軒三元正極材料、15億元南方水泥優化升級等32個項目開工建設。
近年來,廬江“趕考補考”一起抓,在爬坡過坎中,實現全省十強位次從無到有,從有到穩。用五年的時間,廬江縣地區生產總值躍升兩個百億臺階,突破500億元;建成全省最大的動力電池和磁性材料生產基地;先后獲評“中國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縣”“ 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連續五年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
目標堅定,未來一定會更好。今后五年,廬江將繼續實施“工業強縣”發展戰略,以合廬產業新城、廬江高新區、廬江化工園為工業主戰場,圍繞合肥市主導產業配套,加強與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先發地區合作,進一步引進電池負極、電解液、鋰電池隔膜電芯等新能源電池材料,招引一批生物醫藥企業進駐廬江,全力打造全國新能源電池材料和生物醫藥產業新基地。
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強動力
“融入大合肥、對接滬蘇浙”近年來在廬江掀起熱烈討論,廬江人深知,要實踐這一目標,不僅要對標對表,還要學習先進理念和做法。
“真心實意為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爭當首席‘勤務員’。”這是廬江縣數據資源局優化營商環境的真誠諾言。在該局,窗口工作人員在為企業服務中,始終做到熱情專業,一次性告知企業項目備案所需材料,幫助企業在安徽省投資項目審批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申報,實行網上辦理,盡量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2021年,廬江的改革創新卓有成效。不僅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縣營商環境服務辦公室,實施重點項目首席“勤務員”制度,全程代辦項目行政審批,做到為企服務“零距離”;還建成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線下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更是完成農村集體產權改革,224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掛牌運營……廬江人登高望遠、腳踏實地,在革故鼎新中,實現內生動力從小到大,從大到強。
改革創新的步伐永不會停歇。未來,廬江將繼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把畝均產值、稅收和能耗達標等作為項目簽約的重要條件,推動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樹立和堅持“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觀念;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 零距離”為企服務,打造服務企業“金牌店小二”。
廬江西站
國軒新能源(廬江)有限公司電池生產線周躍東/攝
云里安凹民宿
農旅富民,打造“詩和遠方”
云里安凹,是廬江的一處“網紅”景點。由廬江縣旅投公司出資建設,引入第三方運營力量,將長沖村安凹村民組13戶閑置農房分類利用,依托鄉村風貌,結合農村生活方式,采用美學表現手法,運用鄉土建筑元素,打造一處回得去的“老家”, 獲評全國首批甲級旅游民宿。“農區變景區、田園變花園、民房變民宿、農品變商品”的思路,讓廬江的鄉村獲得高顏值,實現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畫了一幅別樣風景。
2021年,廬江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經營性收入總量破億元大關,經濟強村總數100個,其中100萬元以上39個;湯池南山、礬礦文旅、鳳凰谷里、郡安里民宿等23個文旅項目簽約落地,虎凹歡樂茶谷、王圩文創驛社二期等30個項目加快建設;舉辦春季白云春毫茶文化節、夏季瓜果采摘節、秋季農民豐收節、冬季溫泉養生節等鄉村文旅活動。全年預計接待旅游人次830萬,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7.9億元。
春夏秋冬皆可游,五彩廬江不勝收。今后,廬江將實施“農旅富民”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國家級農高區和全域旅游促進鄉村振興新樣板。以成功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為目標,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打造合肥“米袋子”“ 果盤子”“ 菜籃子”“ 茶罐子”“ 肉案子”,全力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以推進“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旅游景區建設為抓手,爭創湯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冶父山5A級景區,推進重點旅游村建設,打造合肥乃至長三角旅游目的地,打響“鄉村旅游到廬江”品牌。
大美廬江,鋪就生態底色
2021年11月7日,合肥產投、廬江縣、合肥濱投正式簽訂廬江礬礦文旅項目合作協議,注資5億元,設立安徽礬山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合肥市、廬江縣投入約8億元用于礦區安居和生態修復,為礬礦文旅項目的橫空出世奠定基礎?!?八大窯”的煙囪,“ 搖身一變”成了旅游景點,這也是廬江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1年,廬江縣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大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9.6%,位列四縣一市第一;實現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 有能”轉變,在省河長制督查中取得優秀等次;兆河、白石天河、馬漕河、小南河及金牛河等生態清潔小流域項目基本建成;新增城市綠地99.8萬平方米、鄉村道路綠化261公里,新增造林4864畝。
天藍水綠土凈的生態底色不是一日繪就。近年來,廬江堅持保護治理并重。廬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持續推進環巢湖治理,投資88.7億元實施黃陂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等28個項目;投資5.5億元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進入“零填埋、全焚燒”時代;完成人工造林6.1萬畝,森林撫育15.2萬畝,榮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大美廬江”的畫卷還在描繪。今后,廬江將全力打造生態美、城鄉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幸福家園。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強環境治理能力建設,立足廬江綠色生態本底,不斷優化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加快建設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
張晶晶 黃江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曹慶
中共廬江縣委宣傳部策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