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條“斷頭路”陸續被打通
【目標任務】
建成及在建斷頭路20 條,進一步完善城區路網結構,健全微循環,提高道路通達性。
【實施情況】
12 月27 日晚,東至路(洪崗路-休寧路)正式通車,這段上跨匡河和十八公里鐵路專用線的道路雖然只有500 米長,但是它的通車在讓匡河兩岸又多了一條通途的同時,對于周邊黃山花園、丁香花園等多個小區居民來說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事實上,大多數“斷頭路”的情況都類似,對周邊居民日常出行影響很大,而業已存在多年的“斷頭”,打通并非易事。很多道路打通計劃甚至醞釀多年,卻因各種各樣的難題一直無法“接頭”。
記者采訪了解到,包括剛剛通車的東至路(洪崗路-休寧路)在內,今年以來合肥市相繼打通了天都路(天都路-習友路)、淮南路(爐橋路-勝利路)、南屏路(湯泉路-南二環路)、廣德路(長江東路-襄水路)等9 條“斷頭路”。另外,五河路及支路(阜陽北路-板橋河路、五河路-宿州路)、銘傳路(高壓走廊-天龍關路)、廣德路(裕溪路-巢湖南路)、固鎮路(大房郢路-鳳淮路)等22 條“斷頭路”在建。全年建成及在建打通“斷頭路”項目31項,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工作目標。
今年新增21條公交線路
【目標任務】
新增4 條、優化20 條公交路線。完善公交線網結構,加強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的銜接,擴大公交線網覆蓋面,減少公交服務盲區。
【實施情況】
“近年來,我們通過走訪調研部分縣區、開發區等形式,了解當地群眾公交出行需求。”合肥市公交集團營運部負責人介紹,比如合肥新站高新區,常住人口近50 萬,在原有4 條公交線路運營基礎上,逐步擴大公交覆蓋面。“合肥公交集團2021 年共新開807 路、547 路等公交線路21條,優化調整公交線路55條。”
隨著合肥市軌道交通各條線路開通,做好公交、地鐵有效接駁,是優化公交線網布局的重要方式。自合肥軌道交通三號線開通以來,許多市民反映從小區前往地鐵站乘車不方便。今年6 月,合肥公交集團開通550 路微循環公交線,強化學林公園等岱河路周邊小區至軌道交通三號線文澮苑站的公共交通接駁。12月27日起,合肥公交集團又開通7 條“e 小渡”地鐵接駁專線,自相應軌道交通線路出站口以“大站快車”方式將乘客送達企事業單位門口,滿足市民上下班通勤需求。
此外,合肥公交集團還通過開辟“定制”公交車,開通旅游專線等形式,方便學生、農民工、普通市民等群體出行。“和以前相比,公交線路的覆蓋面和服務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以定制公交為例,截至目前已覆蓋制造業、金融業、黨政機關、大中專院校等多個行業、部門和單位。”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合肥公交集團將繼續了解民生需求,新增、優化公交線路。
已完成15處擁堵點治理
【目標任務】
治理8 處擁堵點,優化480 處紅綠燈設置,設置5 處可變車道,增設2 處掉頭專用通道。
【實施情況】
在合肥長江中路的東段,馬鞍山路交口、環城東路交口,無疑是老城區難通行的點位。就在前不久,這兩個路口剛剛完成“微整”,長江中路右轉至環城東路、馬鞍山路,以及馬鞍山路左轉至長江中路的通行效率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據了解,今年合肥市共完成阜陽北路與天水路交口、安醫附院高新分院周邊、合作化路與黃山路交口、南二環與潛山路交口、祁門路與潛山路交口、金寨路與湯泉路交口、望江西路與楓林路交口、金寨路(合柴門口路段)、明光路與勝利路交口、勝利路與壽春路交口、馬鞍山路與長江中路交口、環城東路與長江中路交口、環城東路與淮河路交口、環城東路與壽春路交口、長江西路與西二環交口等15 處擁堵點治理,有效緩解區域交通擁堵情況。
關鍵詞:住宅電梯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建成109部
【目標任務】
按照“尊重意愿、能裝則裝、應裝盡裝”的原則,為市區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加裝電梯。
【實施情況】
今年以來,合肥市新開工建設既有住宅加裝電梯441 部,其中已建成109 部,正在施工332部。通過方案審查待開工94部。
為了讓居民“少跑腿”“零跑腿”,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牽頭研發并在全市推廣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平臺系統,實現網上辦理申請登記、初審、復審、終審、資金發放審核等事宜“不見面”辦理。今年9 月,蜀山區率先上線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平臺系統,目前廬陽區也上線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平臺系統,其他區域正在推進中。
此外,合肥將加裝運行電梯納入“一梯一碼+智慧風控”監管模式,市民通過“智慧電梯碼”能實時了解電梯的使用管理、維保、監管、保險等信息,實現公眾監督、使用管理、監督檢查、維護保養、智能救援等“一碼通識”。
1771臺老舊住宅電梯完成評估
【目標任務】
對全市使用時間達15 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實施安全評估,對老舊住宅電梯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風險能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防止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
【實施情況】
今年以來,合肥市市場監管局順利完成了全市1771 臺使用時間達15 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評估任務,其中廬陽區224 臺、包河區190 臺、瑤海區456 臺、蜀山區539 臺、經開區185 臺、高新區103 臺、新站區63 臺、肥東11 臺。此次評估的在用電梯分別由38 家制造單位生產,由69家電梯維保單位維護保養,分屬于125家使用單位。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下一步將對評估發現的問題風險,由各縣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督促電梯使用單位或所有權人落實主體責任,及時加以消除。同時,利用96366 監管平臺,加大監管抽查力度,采取“互聯網+監管”方式提高執法精準度,從嚴查處維保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
關鍵詞:城市建設
全年建成機動車泊位約9萬個
【目標任務】
市區建成及在建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開工建設“520”廣場、合肥工業大學綜合樓、暢園新村、大眾路等公共停車場不少于15處;力爭開工建設軌道交通4號線伊寧路站P+R換乘停車場。
【實施情況】
據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提供的數據,2021 年全年,合肥市區共建成機動車停車泊位約9 萬個(含配建),建成皖能大廈停車樓、合肥大劇院停車場等公共停車泊位8640 個,超序時進度完成目標任務。
據悉,今年7 月底前,“520”廣場、合肥工業大學綜合樓、暢園新村、長臨路停車場、芙蓉醫療中心及配套樓、文昌雅居廣場等6 處停車場便已建成,下半年又陸續開建多座公共停車場。
另外,記者采訪了解到,年初被列為目標任務的軌道交通4 號線伊寧路站“P+R”換乘停車場已于12月25日正式開建。
新建改建雨水管涵260多公里
【目標任務】
新建、改建雨水管涵80km,進一步提升區域排水能力,新建范拐、月光,徐涵兩座排澇泵站,流量分別為31m3/s、23m3/s,緩解包河區淝河鎮區域排水防澇壓力。
【實施情況】
12月1日,作為今年最后一個完工的排澇泵站,位于規劃龍崗路與南淝河大堤交口東南角的徐涵排澇泵站完成竣工驗收,這也意味著今年合肥市城市內澇綜合防治的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據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統計,2021年,合肥市城區新建、改建雨水管涵263.91公里,超額完成既定目標。新建徐涵排澇泵站,排澇能力為23m3/s,占地約27.2 畝,服務面積約2.3 平方公里,2021 年12 月1 日完成竣工驗收。位于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南淝河右岸規劃鐘油坊路與濱河南路交口的范拐、月光排澇泵站工程,為半地下式市政排水泵站,工程占地面積近15000㎡,于2021 年8月完成竣工驗收工作。
本組稿件由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于源綺 記者 吳碧琦 姚一鳴 張曉嶸 伍靜 徐琪琪采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