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初,在充分征集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合肥市政府確定了2021 年實施的20 件“為民辦實事”事項,內容涵蓋文體教育、醫療衛生、城市建設、便民服務等多個方面。時值年終,這些民生事項辦得咋樣了?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回訪。
關鍵詞:文體教育
市屬學校“智慧教學”全覆蓋
【目標任務】
完成418 所中小學、59 個教學點“智慧學校”建設,依托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決策水平,優化教育供給側服務,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實施情況】
2021年,合肥市有427所中小學、5495個班級完成了“智慧學校”建設。“智慧學校”建成后,主要圍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解決“三點半”難題,引導學生通過合肥市教育云平臺的“午間視頻”“智慧課堂”實現課后自主學習,并鼓勵教師依據課堂采集、分析的“大數據”結果,對學生進行差異化輔導。
“智慧學校建成后,并不意味著所有班級都能達到智慧課堂的實施要求,這是有一個建設標準的。”合肥市教育局相關人士介紹,一些家長會疑惑為何學校已完成“智慧學校”建設,但孩子班級并沒有電子平板等。根據安徽省關于“智慧學校”的建設標準,小學階段低年級一個年級建成一個班,3-6 年級有四個班就是達到建設標準。
無法實現每個班級“智慧教學”的原因主要是活動終端等硬件以及師資配備等軟件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合肥市市屬學校以高中學校為主,已實現了所有班級“智慧教學”覆蓋。此外,教育部門還組織了師資培訓,每個學校都要選派老師參加。2021 年,合肥市已完成線上線下2 萬多人的“智慧教學”培訓。
“三點半”課堂延伸至幼兒園
【目標任務】
在全市小學全面開展“三點半”課后服務,按照“普惠托管”和“個性化課程”兩種模式,合理安排有需求的學生下午放學后的課后活動,解決家長接送難題。
【實施情況】
隨著“雙減”政策不斷推進,家長對“三點半”課后服務的接受程度,比剛開始時明顯增強。截至目前,合肥市義務教育近500 所學校全部開展了課后服務,參與學生超過50 萬人,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達4萬多人。
雖然現在課后服務的覆蓋范圍已經夠了,但是還存在課程滿足率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開設的課程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部分受學生青睞的課程因師資限制,不能讓所有想上的學生都可以上,只能采取“拼手速”的方式;另一方面,課程的深度滿足不了部分學生的需求,課后服務的課程只能停留在基礎階段,如果想進行更專業的學習,家長還得去校外培訓機構。
“‘三點半課后服務’的核心立意是普惠多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合肥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合肥將建立健全市級課后服務補助資金分配方案,將中小學生課后服務覆蓋面以及質量納入資金分配范圍。據悉,目前部分公辦幼兒園也開始實施課后服務,延遲幼兒園放學時間,解決職場父母接送難題。
關鍵詞:便民服務
117家驛站為幸福合肥“加碼”
【目標任務】
在全市新建50 個“幸福驛站”,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交通警察等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愛心服務場所。
【實施情況】
2021 年,合肥市總工會作為牽頭責任單位,全年新建“幸福驛站”74 家,超額完成任務,加上原有的43 家,合肥全市共117 家“幸福驛站”已投入使用。
12 月29 日,記者來到位于安徽中醫藥大學梅山路校區北門附近的“幸福驛站”進行探訪。該驛站分為餐廳、閱覽室、休息室、執法室、物資儲備室,有兩位工作人員輪流值班。據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早上八點到十點會有環衛工人和旁邊學校的宿管來餐廳接些熱水,中午會有三四名環衛工人帶飯到驛站餐廳用微波爐加熱,吃過午飯后休息室里有四張床,供環衛工人午休。
記者在驛站看到了幾個醫藥箱和一些膠鞋、熒光黃馬甲、清潔工具等。這些都是作為應急儲備,提供給有需要的戶外勞動者使用。據合肥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李桂實介紹,2021 年市總工會從工會經費中支出三百多萬元,用于“幸福驛站”建設及運行維護。下一步,合肥市總工會將在選址上下功夫,確保建成一個“幸福驛站”就要發揮其最大作用,真正為戶外勞動者做好服務。此外,合肥市總工會將不斷加強“幸福驛站”日常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幸福驛站”為幸福合肥“加碼”。
AED電子地圖即將建成上線
【目標任務】
在人員密集場所增設心臟急救設備1241 套。
【實施情況】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了解到,2021 年合肥市已在人員密集場所安裝AED 設備1254 臺,并全部投入使用,實現了合肥市已建成軌道交通站點、市屬公辦學校和城市街道社區全覆蓋。
AED 被稱為心臟驟停“救命神器”,因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是快速搶救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的常用設備。從2019 年起,合肥市在公共場所設置急救設備AED 連續三年納入合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加上之前在機場車站、公共場館、4A 級以上景區等場所投入使用的AED 設備,目前合肥市人員密集場所已有近2000 臺AED設備。與此同時,按照1∶3 比例開展的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工作也在進行之中。布局后的AED 設備已經開始發揮作用。2020 年1 月13 日、4 月21日及2021 年3 月5 日,AED 設備已成功救援三人,社會效益初顯。
市民如何才能快速找到AED設備?記者了解到,合肥市計劃建成AED電子地圖和救護生命鏈,納入大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共建共享。AED 電子地圖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即將上線投入使用。
關鍵詞:百姓生活
“惠民菜籃子”讓利近4400萬元
【目標任務】
計劃2021 年全年啟動“惠民菜籃子”工程70天左右,全市200 家左右“惠民菜籃子”工程定點門店參與。通過實施“惠民菜籃子”工程,讓利于民,減輕百姓負擔。
【實施情況】
從2021 年12 月25 日開始,2022 年元旦·春節期間“惠民菜籃子”工程又啟動了。193 個門店提供惠民菜,其中有不少于5 個品種的“一元菜”。
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了解到,2011 年以來,合肥市每年都在重要節假日消費高峰期常態化啟動“惠民菜籃子”工程。同時,會根據市場情況予以加推。
活動期間,以官方監測發布的市場平均價格為基準,蔬菜類價格下浮15%,其他農副產品價格下浮5%以上,銷售包括蔬菜、肉禽蛋魚以及豆制品在內的20 個品種的“惠民菜”,并保證每日不少于5個品種不高于每斤1元的蔬菜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七一”期間,合肥啟動了為期半個月的“惠民菜籃子”工程,在“一元菜”之外,首次推出黃瓜等4 種“2 元菜”。2021 年10 月中下旬,由于蔬菜價格大漲,合肥市于11 月上旬臨時啟動了為期10 天的穩物價保民生“惠民菜籃子”工程。
截至2021 年11 月底,合肥市已先后開展了5次“惠民菜籃子”工程,活動共持續91 天,市區200多家超市門店參與其中。預計合肥市全年銷售“惠民菜”達5400萬斤,讓利近4400萬元。
86個小區完成“二次供水”改造
【目標任務】
力爭用三年時間(2021 年-2023 年),完成222個市區未移交居民小區二次供水泵房等供水設施改造。其中,2021 年計劃改造居民小區82 個;2022 年計劃改造居民小區64 個;2023 年計劃改造居民小區76 個。通過改造,切實解決城市供水“最后一米”的用水安全問題,提升供水水質和服務質量。
【實施情況】
在合肥大楊鎮,大楊花園、大楊小區、紅旗小區等三個回遷小區總住戶約有1000 戶。2022 年春節,他們再也不用擔心沒水洗菜燒飯了。由于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單位,長期以來,這幾個小區內部供水管網運行情況差,水質、水壓不理想,停水維修成了“家常便飯”,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2021 年,合肥市政府將這3 個小區列入“二次供水”三年改造計劃。為讓居民早日喝上“放心水”,從項目前期勘察再到后期完工通水,先后經歷方案不斷優化、施工現場多次協調,最終徹底解決了居民用水難題。據統計,2021 年合肥市實際完成86 個小區“二次供水”泵房等供水設施改造,其中8 個是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比今年初計劃的多完成4個小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