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大街小巷中,安裝遮陽篷的電動車為城市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12月15日,合肥市文明辦、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合肥市城市管理局聯(lián)合哈啰出行,在合肥市廬陽區(qū)壽春路與環(huán)城路交叉口西南角等周圍,設立五處非機動車遮陽篷(傘)助拆點,開展相關普法工作并指導電動車遮陽篷助拆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對于路過助拆點的安裝遮陽篷的電動車,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會及時上前對車主進行宣傳引導,并協(xié)助市民進行拆除。據(jù)了解,在此次助拆活動中,現(xiàn)場凡是主動幫忙拆除電動車遮陽篷的市民,均可在助拆點領取哈啰定制的安全頭盔、圍巾、保溫杯等精美禮品。
活動開展當日半小時內,十幾個遮陽篷就拆除完成,電動車又回到它最初的模樣。拆除完成后的電動車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節(jié)省了停車點很多空間。"我家的電瓶車遮陽篷在刮風的時候,就感覺車不怎么穩(wěn)。平時騎車視線多少也會受到影響,騎行上路車篷還容易刮碰,這些都具有交通隱患。"一位車主感嘆道,"之前一直抱有僥幸心理,現(xiàn)在終于把這個篷子拆除了,確實有利于交通安全。"最后,她還呼吁,希望更多在電瓶車上安裝遮陽篷的居民盡快將其拆除,以免留下交通安全隱患。
"電動車、摩托車非法安裝遮陽篷(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不但會阻擋駕駛員的視線,而且易搖動,極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影響車輛的靈活性,不利于駕駛員快速避險。并易受風雨影響,在拐彎、刮風或者路面濕滑時易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廬陽區(qū)老城保護更新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周俊表示,"本次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助拆行動’,持續(xù)倡導市民自行拆除已安裝的遮陽篷(傘)、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將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全面提升交通環(huán)境和文明城市形象。"
吳俊 曹潔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