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日前,合肥市在全市范圍內集中組織開展道路交通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拆除非機動車遮陽篷,引導非機動車駕駛人佩戴安全頭盔等被提上日程。其中,12月1日至12月31日為勸拆助拆階段,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為強拆嚴管階段,警方表示,此后轉入常態管理,堅決杜絕問題反彈反復。
上牌后又安裝雨篷情況頻發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合肥電動車上牌工作啟動以來,拆除遮陽篷就是上牌的必備條件之一。當時,合肥交警表示,安裝遮陽篷其實屬于非法改裝車輛,所以安裝電動自行車號牌前,一定要將遮陽篷拆除才可以安裝。
但事實上,不少車主還是在上牌完成之后,又將遮陽篷重新安裝了起來。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作為家里主要的交通工具,電動車的使用頻率很高,加裝遮陽篷雖然感覺有隱患,但是確實方便。“送孩子,上班都要用,有時候下雨,有個篷子方便不少。”所以她在上牌完成之后,又悄悄把拆除的遮陽篷給復原了。
遮陽篷雖然給車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事實上的確存在諸多交通安全的隱患。今年9月,肥東縣關于禁止電動二輪車等車型安裝遮陽傘(雨棚)的通告中就提到,近年來,該縣違法安裝遮陽傘(雨棚)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導致涉及電動車等車型的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由于安裝遮陽傘(雨蓬)后,改變了車輛原有的結構,迎風阻力增加,側風時騎行更加不穩,降低了駕駛的安全性能和穩定性,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隱患。
合肥全市非機動車保有量大
合肥市區人口眾多,電動車的保有量也更多。去年8月份,合肥全市非機動車保有量就已達到約四百萬臺。
面對電動車加裝遮陽篷的問題,今年9月份合肥警方也曾公開進行回應,稱2021年合肥市電動自行車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工作中,交警部門通過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方式加強電動車安裝雨篷的管理,對于路面發現電動車有安裝雨篷的,要求車輛駕駛人自行拆除,對拒不配合執法的,依法從嚴查處。
回復稱,從目前工作情況來看,交警支隊在電動車安裝雨篷整治中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但由于電動車保有量較大,電動車違規安裝雨篷現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下一步交警支隊將繼續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多措并舉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有效解決電動車違規安裝遮陽棚問題。
明年1月16日后轉入常態化管理
記者了解到,此次,非機動車違規安裝遮陽篷整治分幾個階段進行。
11月26日至11月30日為宣傳發動階段,引導非機動車車主自行拆除遮陽篷;12月1日至12月31日為勸拆助拆階段,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商場,勸導幫助車主拆除遮陽篷;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為強拆嚴管階段,對路面發現非機動車安裝遮陽篷的,一律強制拆除,視情依法查處。
2022年1月16日后轉入常態管理,驗收、鞏固嚴查嚴管階段工作成效,堅決杜絕問題反彈反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