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古代除了玉器外,青銅器也是作為酒器的重要材料。收藏于肥西縣文物管理所的商“父丁”四乳獸面蕉葉紋青銅觚,是商周晚期青銅器中的精品之作。
商“父丁”四乳獸面蕉葉紋青銅觚。
“父丁”四乳獸面蕉葉紋青銅觚是1985年合安公路拓寬建設時在肥西縣上派鎮派河南岸取土發現。青銅觚通高15.2厘米、口徑10.8厘米、長身細處4.5厘米、足徑8.1厘米,重525克,為喇叭口,長頸,圓鼓腹,高圈足,頸飾四片蕉葉紋,腹飾兩對稱獸面紋,豎置一對扉牙,圈足上部飾三道凸弦紋,下部皆用云雷地紋上飾鳥紋。圈足內壁陰刻“虎子”族徽和“父子”銘文。出土后,經安徽省文物鑒定站鑒定為商周晚期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
據文物專家介紹,該青銅觚出土地點為派河岸邊的一處商周時期聚落遺址,同時出土有2 件“父丁”青銅觚和2 件“父丁”青銅爵。據考證,“父丁”名竹猷,孤竹國第七任國君,擔任商朝的貞人和司卜,官至亞官。這4件青銅器,應為禮器。青銅觚、青銅爵均為酒器,在商周時代,酒器作為權力與地位的象征,是這一時期最為舉足輕重的禮器大類之一,其紋飾鑄造之精美,彰顯著青銅盛世的輝煌。
張永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