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合肥“鎮館之寶”|一鼎香爐:帶著“仙氣”的熏香文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現藏于廬江縣文物管理所的漢羽人銅博山爐,1988 年出土于廬江縣白湖鎮裴崗社區(原裴崗鄉羅崗村),是漢代博山爐中的上乘之作。爐蓋鏤空,作山峰形,與爐身子母口相接,爐座飾卷云紋,上為一羽人托爐。

漢羽人銅博山爐。

廬江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說,博山爐又名博山香薰、博山薰爐,專指仙山造型的熏爐,是自春秋戰國以來,持續發展的香薰文化與當時社會普遍流行升仙信仰相結合的產物,是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器具。爐體呈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山形重疊,其間飾云氣、人物、鳥獸等紋飾。西漢時期,封建帝王為求長生不老之術,大都信奉方士神仙傳說,道家傳說東方海上有仙山,名曰“ 博山”。武帝即遣人專門模擬傳說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類造型特殊的香爐——博山爐,于爐中焚香,輕煙飄出,繚繞爐體,自然造成群山朦朧、眾獸浮動的效果,仿佛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得名。

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實際上確有此地。其地在蓬萊以西的山東魯中,淄博市博山區境內,博山區全境盡山,幾乎無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該區東南。博山一帶(古稱顏神鎮)是我國古代陶瓷、窯業的重要產地。博山爐之名即寓爐蓋似群山之外觀,又合產地之名。博山爐下有底座,有的遍體飾云氣花紋,有的鎏金或金銀錯。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這是西漢時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

漢代是博山爐發展的鼎盛時期,青銅博山爐以西漢武帝時期最為典型,重疊的仙山、神鳥、奇獸,卷曲的云紋等均為西漢博山爐經典的主題。這件漢羽人銅博山爐爐蓋鏤空,作山峰形,與爐身子母口相接,爐座飾卷云紋,上為一羽人托爐。羽人,顧名思義身長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飛翔的人,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也稱“羽民”。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飛,與不死同義,用羽人捧爐,增加此爐的“仙氣”,渴望跨越死亡,是漢代神仙長生思想的具體體現。

“此爐保存完整,構思新穎獨特,線條流暢,造型精妙,端莊大氣,生動地詮釋了西漢鼎盛時期能工巧匠高超的制作工藝和非凡的創造力,是漢代博山爐中的上乘之作。”工作人員說,它是研究中國古代熏香文化,以及研究漢代江淮地區喪葬習俗的重要實物資料。

江澤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合肥“鎮館之寶”|一樽酒器:工藝堪稱“天花板”

這座戰國朱雀銜環踏虎玉樽,出土于巢湖北山頭西漢墓,現藏于巢湖市博物館。它外形精巧華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此次也被評選為合肥市七大“鎮館之寶”之一。

合肥“鎮館之寶”| 一錠宋墨:全國僅見的國寶

墨是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徽墨在眾墨中具有無法撼動的超然地位。在合肥市評選出的七大“鎮館之寶”中,為何收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處的一錠宋墨——北宋黃山張處厚制墨會脫穎而出呢?這還要從30多年前的一次考古發掘中尋...

合肥“鎮館之寶”|一封手札:晚清重臣的書法珍品

李鴻章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將領。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其存世的大量墨跡,顯示出了非凡的書法功底,特別是一批親筆信札流傳至今。在合肥市評選出的七大“鎮館之寶”中,收藏于李鴻章...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周宁县| 桐梓县| 垫江县| 民丰县| 石门县| 华蓥市| 云霄县| 河北区| 霍林郭勒市| 韶关市| 大同县| 漳州市| 十堰市| 麻城市| 赤水市| 武冈市| 安溪县| 明溪县| 林西县| 武川县| 若羌县| 股票| 普洱| 全州县| 土默特右旗| 巨野县| 大埔区| 兰溪市| 陆丰市| 福贡县| 武安市| 葵青区| 潼关县| 北安市| 承德县| 枞阳县| 沙洋县| 徐汇区| 汽车|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