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合肥,有一位“門票達人”,20多年來收藏了四萬余張各類門票。其中,和紅色主題相關的“紅色門票”約有上萬張。7月8日上午,這位紅色景點門票收藏愛好者從上萬張藏品中精心挑選了400余張門票,以時間為卷軸,在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內舉辦了一場“紅色基因主題門票收藏展”。
13歲開始熱衷收集各類門票
“這張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中共一大會址的門票,這張是遵義會議會址的門票......”紅色門票收藏愛好者程濤正向參觀者如數家珍般介紹著門票來歷,講述門票及其背后的故事。他說,這些門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黨的發展和歷史,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用好這些門票,讓更多人了解黨史,學習黨史。
程濤和他收藏的紅色門票。
1984年出生的程濤在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從事招商引資工作,在工作之余熱衷于收藏各地旅游景點門票。他回憶起從13歲那年接觸到第一張景點門票開始,就愛上門票收藏,這愛好一持續就是24年。“當時跟著爸媽去滁州鳳陽參觀朱元璋紀念館,留下了第一張門票。”程濤說,自那以后,他有意收集各類景點門票,家中有親戚朋友得知他愛好收藏,也會將門票帶給他。
或許是從小看著《地道戰》《南征北戰》等紅色電影、書籍長大,程濤上大學后,對革命歷史產生很大興趣,將收藏方向轉為紅色門票。一開始,他手中只有幾十枚紅色門票。除了親朋好友之間的贈予,程濤還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票友”,并與“票友”之間互相交換門票,交流黨史。
偏愛收藏紅色主題門票
每逢旅游參觀時,程濤總是會對當地的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烈士陵園情有獨鐘。“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查詢附近有沒有紅色景點,如果有的話,會盡量去一趟。”程濤說,他總想親身前往革命前輩曾經浴血奮戰過的那些地方,感受他們曾經歷的艱苦歲月。
“像巢湖的“三將軍”故居紀念館門票,我就專程開車去參觀,并收集了全套的門票。”程濤說,他收藏了10多種不同時期的陳獨秀故居的門票,收藏過程中還得到了當地很大支持。程濤還珍藏有一張1985年肥東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館時的門票,“可惜不是全票,目前我所得知有一張全票在山東一位藏家手里,遺憾的是他也不肯割愛。”
在程濤看來,門票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和人文,特別是文化和建筑的一個集合體。“尤其是原來的老票,只要看到就愛不釋手,是真正的藝術品。”他頗為珍愛的一組敦煌的門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設計圖案是飛天造型,“精美絕倫,重現華夏文明。”他告訴記者,他幾乎已經收集完了安徽所有名勝古跡、紅色景點的門票,像黃山的門票就有50多種。
門票承載歷史 ,讓紅色精神代代傳承
一張門票,就是一段故事,方寸之間訴說百年黨史。自1997年至今,程濤先后涉足全國20余個直轄市、省、自治區,把去過景點門票都精心留存保管做紀念,同時還廣泛結交全國各地旅游門券收藏愛好者,不斷豐富藏品數量,提高藏品質量,藏品已達4萬余枚,涉及人物館居、世界遺產、紅色紀念地、古塔、徽風皖韻等多個專題。
“這次選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中100個重大歷史事件,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紅色主題門券展。”程濤說起辦展的初衷,就是為大家構筑一個紅色精神家園,讓更多人感受紅色魅力。他從今年4月就開始策劃籌備,整理文史資料,補充收集不全的門票,“像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門票的收集難度就很大,需要不斷關注,花費了幾年時間才收集齊全。”
記者看到,展出當天,很多群眾自發前來觀看,一些參觀者拿出手機拍下照片,表示有機會一定會去看看這些紅色經典景區。展覽預計會在一樓大廳展出三天,之后還將在轄區各社區進行巡回展出。
李姝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