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七月中上旬合肥仍處于梅雨季節,潮濕悶熱,中下旬還要面對高溫酷暑。日前,合肥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本月市民重點預防新冠肺炎、食源性疾病、以霍亂為首的腸道傳染病和高溫中暑。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是依舊存在感染風險。合肥疾控再次提醒市民,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輕心,特別是七月份正值暑假期間,家長與學生要避免前往存在境外輸入的風險地區旅行放松。同時,廣大市民仍要堅持做好個人防護,關注衛生部門新冠疫苗的接種告知,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傳播的一組疾病,包括細菌性、動植物、毒素、化學性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等,部分病例伴有發熱、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該病既可表現為個案散發形式,也可表現為暴發或集體性中毒的形式。”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要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做到飯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要注意生熟分開、食物及時妥善地低溫保存;在外就餐不吃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吃海鮮、涮羊肉等時,要徹底煮熟;不吃腐爛的蔬菜、水果;飯菜吃多少做多少,如果吃不完要及時放入冰箱密封保存,如需再次食用,要徹底加熱。
餐飲業或集體單位食堂從業人員如發生腹瀉、嘔吐、患有化膿性皮膚病或其他傳染性疾病時應立即離崗。餐飲業或集體單位食堂要把好食品衛生關,提供清潔、衛生、合格食品,預防集體性食源性疾病發生。需要提醒的是,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也是毒蘑菇生長的高峰期,要盡量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此外,據介紹,感染性腹瀉病在夏季主要是由細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合肥市極為常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瀉次數一般一天3~10次,大便性狀常見有稀便、水樣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嘔吐、脫水等不同癥狀或體征。人群普遍易感,在預防上,餐飲單位和家庭要把好飲食關;個人要搞好家庭環境衛生,做到飯前便后勤洗手,把好“病從口入”關。若一旦出現類似感染性腹瀉病癥狀,應及時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
進入七月,高溫酷暑離我們越來越近,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一定要重視防暑降溫,尤其高溫下作業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補充含鹽的水分,工作場所要加強通風降溫,調整作息時間等。年老體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間通風降溫,勞逸結合,補充水分和營養等。上班族和老年人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生活節奏。辦公場所和家庭使用空調時,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7℃,相對濕度在50%~60%;平時注意定期開窗通風,以防感冒發生。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7月份天氣炎熱,也是貓狗等小動物情緒煩躁的季節,容易沖動傷人,且人們衣著較少,應注意與狗、貓等犬類動物保持距離。
邱向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