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6日,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廬陽區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未來五年,廬陽區將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保護更新、民生服務等領域持續發力:推動合肥市政府原辦公區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打造音樂客廳、合肥城市記憶館等城市精神坐標;加快中小學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步伐,深入實施名校本部倍增計劃;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做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背街小巷改造……
過去五年廬陽區經濟總量超過1100億元
這五年,廬陽區經濟總量超過1100億元、五年跨越五個百億臺階,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引進總部金融機構41個,榮膺全省金融總部集聚區,獲批創建G60科創走廊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淮河路步行街入選第二批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宜家家居、銀泰二期加快建設,限上零售額穩居全省第一。廬陽創新驅動步伐更加堅實,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變堆園區開工建設,能源研究院組建運行。
這五年,廬陽區城區品質魅力全面彰顯。實施老城保護更新,長江中路、撮造山巷、北油坊巷華麗蝶變,新四灣菜市驚艷亮相,逍遙津公園煥新回歸,城市記憶館靜待開幕。在社會民生方面,著力辦好既有住宅電梯加裝等民生實事,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2萬人。與中科大附一院等組建11個城市醫聯體,建成6家社區醫院,獲評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
“一核一地一中心”發展新格局雛形初現
今后五年,廬陽區按照“3411”發展思路,加快構筑“一核一地一中心”“三個一”發展新格局,大力發展“金融業、現代商貿業、建筑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大產業,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和長三角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善之區。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四大國家戰略”在廬陽交匯疊加,廬陽區將向南打造“金融商貿最繁榮、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全省消費核心樞紐,向西打造“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生態環境最自然”的中國最美科研圣地,向北打造“產業特色最明顯、內陸開放最前沿”的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一核一地一中心”城區發展新格局在國家戰略加持下展現雛形。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廬陽區將提速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合肥金融廣場等高端載體建設;持續推進淮河路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大力發展首店經濟、網紅經濟、老字號經濟;引進“中字頭”建筑企業等區域總部落戶,打造建筑業總部集聚區。同時,大力發展臨港產業。依托合肥國際陸港,打造北部戰略橋頭堡。攜手廬州海關、積極申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鐵路開放口岸,打造“一帶一路”開放平臺。爭創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打造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2021年改造26個老舊小區
未來五年,廬陽區將深挖城市底蘊,進一步深入推進老城保護更新,煥發文化中心新魅力,用心推動合肥市政府原辦公區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匠心打造音樂客廳、合肥城市記憶館等城市精神坐標。高品質建設運營城市閱讀空間,持續提升三孝口“24小時”新華書店等網紅書店品位魅力,打造“文化燈塔”、建設“書香廬陽”。
高品質完成臨泉路改造等項目,暢通城市“大動脈”,優化“微循環”。同時,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做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背街小巷改造、架空線入地等工作。記者從廬陽區住建部門了解到,該區2021年計劃改造中藥廠宿舍、話劇團宿舍、綠波廊片、人民醫院小區等26個老舊小區;已評審既有住宅加裝電梯61部,涉及海棠花園,深圳花園,可苑新村,羅蘭德小區等31個小區。
此外,持續推進健康廬陽建設,深化與中科大附一院、安醫附院合作,加快社區醫院和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和區域均衡布局,讓老百姓不出遠門就能看良醫、治好病。優化完善“互聯網+社區智慧就業”廬陽模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做好各類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和托底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加快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讓群眾樂享“源頭好水”。以環城公園為核,串聯人文自然景觀,打造合肥版“塞納河左岸”;以河流為脈,打造優美生態景觀廊道;以綠道為軸,打造星羅棋布的公園綠地體系。
曹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