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牛奶喝不掉,倒進下水溝;面包賣不完,全部扔掉……最近這些浪費食物的行為,引起了輿論廣泛關注。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施行,反食品浪費從此有法可依。新法落地已半月有余,“磨合期”內合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識如何?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對新法的了解程度和響應程度如何?5月中下旬,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調查。
婚宴剩菜現象多,消費者點餐不知如何把握度
5月中旬,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廬陽區宿州北路的融僑皇冠假日酒店,現場正開設一場婚宴。待客人離場時記者看到,不少桌子上都剩下較多食物。其中,好幾個桌子上的整只雞只動了一點,肘子和鱔魚還剩三分之二的分量。
“我們有想到不能浪費,點套餐的時候盡量選取了少而精致的餐品,但很多人吃不掉也沒辦法。”現場辦理婚宴的一位阿姨告訴記者,婚宴都是酒店內配好的套餐菜,分量并不是很多,按照一桌10人進行安排。
“我們參加過很多婚宴也都是這樣,太少了擔心親戚朋友吃不飽,多了也怕浪費,婚宴這種確實不好精確點餐。”據辦婚宴的阿姨介紹稱,有共同認識的親戚坐下的幾桌餐有打包剩菜,但其他桌餐因考慮到衛生問題等也不便于打包。
多家餐飲店并未張貼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標識
5月下旬,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包河區宿松路附近的春臺街,在一家名為砂鍋小仔的店內,并未張貼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標識。當記者詢問是否知道《反食品浪費法》的內容時,店內工作人員稱了解并不多。隨后記者現場探訪發現,春臺街上多個小型餐飲店內都未張貼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標識,如名為尾尾鮮的無刺酸菜魚館和名為樂來煲的小吃店等。其中,僅一家名為小山溝的中式快餐店內張貼了一張“珍惜糧食”的標識,但標識尺寸偏小,不容易看清。
隨后,在位于政務新區銀泰城四樓的多家餐廳內,記者發現也并未張貼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標識。在一家名為韓宮宴的烤肉店內,店長告訴記者,之前商場方曾統一給店內張貼過類似標識,最近又拿下來了。“如果有檢查的話,商場方會給我們統一說的。”該店店長說道。在另一家名為避風塘的港式餐廳內,店員說也未張貼類似標識。在一家名為半天妖的烤魚店內,店長則表示將盡快制作標識張貼。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執法檢查,開出第一張罰單
5月22日,記者了解到,為更好貫徹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同時進一步打擊食品浪費行為,近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并開出了該局第一張罰單。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支隊食品安全大隊長王勁告訴記者,此次專項執法行動圍繞“餐飲服務經營者、食品生產經營者、音視頻服務提供者”三大主體,重點檢查四種行為:餐飲服務經營者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行為;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行為;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造成嚴重食品浪費行為;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行為。
5月17日至18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分別對包河萬達廣場、之心城的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面包蛋糕制作加工單位、大型超市和校園食堂等進行突擊檢查。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有一家農家樂和一家湘菜館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規定,對這兩家餐飲服務單位給予警告處罰,并責令其立即整改。這是該法實施以來,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發出的第一份罰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