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助力合肥躋身萬億俱樂部 包河啟航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 — 提升首位度 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合肥市包河區16.8公里黃金湖岸線上,巢湖之畔的包河大地漸漸蘇醒。對于大部分包河人來說,這一如往常的普通一天,卻是包河蓄力多日的向上一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回眸“十三五”,合肥市包河區厚積薄發,書寫了一張高質量發展的不凡答卷: “第一城區”加速領跑, “安徽中心”實至名歸,基層黨建全省示范, “四大空間”次第并舉,包河歷史性成為全省首個經濟總量“千億城區”。時代向前,奮斗不止。包河,正以昂揚的姿態,向著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闊步前進。

【經濟發展】

加速跑實現“千億城區”新跨越

2020年12月24日,新冠疫苗安徽省“首針”在包河區開打,包括留學生、出境務工人員、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在內的50名重點人群完成接種。

合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建成使用。

時針撥回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包河把疫情防控擺在壓倒一切的位置,成為合肥市“管控最嚴、病例最少、清零最早和復工最早、復工最快、復工最全”的城區。當疫情漸漸平穩,復工復產全面展開之際,巢湖流域又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兩場大考,包河人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感受人間溫暖的同時,經濟運行卻跌至“冰點”。

難,并沒有攔住堅毅的包河人。穩存量、擴增量、防變量,通堵點、紓痛點、解難點,包河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經濟發展實現“V型反彈、逐季回升”。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00億元,三產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

“十三五”收官之年,包河交出了一張漂亮的五年“成績單” —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跨4個“百億級”,第三產業增加值連跨6個“百億級”,地區生產總值連跨7個“百億級”,2018年歷史性成為全省首個“千億城區”。綜合實力百強區挺進全國40強;加之省行政中心正式遷入,濱湖科學城掛牌成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井噴式發展,包河區入圍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包河創意文化產業園入選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

勞動公園成為市民娛樂休閑好去處。

包河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新中心。“十四五”開局之年,包河躊躇滿志 — —以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為目標,以高質量、一體化為路徑,大力推進五個現代化。

到2025年,包河城區競爭力持續提升,綜合實力更加雄厚,城市品位更加現代,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力爭全區GDP總量達到2300億元,綜合實力挺進全國35強,在長三角區域實現從“中等生”到“優等生”的跨越。

【產業賦能】

優勢產業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月22日,神州數碼信創總部“落子”包河,作為合肥市“十四五”開局首個簽約重點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神州數碼信創不僅是目前包河區投資體量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濱湖科學城駱崗生態公園科創CBD總部經濟的開篇之作。

安徽首個金融小鎮在包河區建成。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和新興產業的布局。近幾年,總部經濟在包河加速聚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項目)增至60家以上;數字經濟加快發展,1460個5G基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快速推進,大數據企業達到58家。

站在“十四五”的起點,包河將以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雙核驅動,加快培育符合包河未來發展方向的優勢產業集群。其中,數字經濟將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建成安徽合肥線上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包河園區,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第一區。圍繞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視覺、軟件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國內一流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先導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區。

同時,大力促進信息技術、現代金融、文化創意、人力資源、專業服務、商貿流通、建筑等領域龍頭企業在包河設立總部,帶動區域整體發展走向國際化、高端化。到2025年,力爭新增總部企業不少于150家。

圍繞到2025年數字經濟、總部經濟規模雙雙實現千億目標,加快布局“大、智、移、云”等新基建項目。圍繞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大力發展“融會觀通”產業,打造產業新地標。

聚焦優勢產業領域,以“鏈長制”為抓手,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持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深入實施“2311”工程,即培育形成2個千億級經濟業態、3個500億產業集群、10個左右“群主” “鏈長”企業以及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冠軍”企業。

【筑夢長三角】

夢想小鎮搭建長三角一體化新平臺

在長三角城市版圖中,杭州余杭與合肥包河是一對南北閃耀的“雙子星”,如今,夢想小鎮將兩地緊緊連在一起。2019年底,兩地簽訂合杭夢想小鎮合作共建協議,以合肥市濱湖卓越城為依托,合作共建合杭夢想小鎮,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樣板示范。

“米”字形高鐵網,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

到目前,合杭夢想小鎮建成運營、入駐企業達12家,包河區也與滬寧杭先發地區對接越來越緊密。全區29個長三角一體化項目加快推進,投資近800億元。

夢想小鎮,是包河的筑夢空間,更是包河深入融入長三角的高質量實踐。

未來五年,包河將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加速融合,打造全省對接滬寧杭高端要素的橋頭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

在思想上,持續深化“對標對表滬寧杭·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引導全區干部群眾向東看、謀跨越,借鑒長三角先發地區在經濟發展、城市建管、社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新觀念、新理念,引領包河對表發展的大跨越。

在產業發展上,支持企業與滬蘇浙創新型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深度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G60科創走廊建設,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讓包河與長三角由物理性“對接”邁向化學性“融合”。

同時,包河還將用好高鐵南站、合肥港等優勢資源,打造長三角多式聯運的重要節點。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合作共享,深化優質學校聯盟,推進醫療共同體建設、醫保一體化和養老托育合作。充分利用G60科創走廊9城市“一網通辦”異地證照的有利條件,探索實施更多便企惠民改革,為群眾生活、企業發展創造最優環境。

【城市空間】

品質化城區打造城市“新標桿”

罍街聽相聲,大圩摘葡萄,包公園感受歷史脈搏,濱湖森林公園呼吸新鮮空氣……在包河,傳統與時尚碰撞,歷史與現代交融,一方天地間,城市魅力盡顯。

安徽省首條自動駕駛汽車5G示范線在包河區開通。

過去五年,包河城市建設力度空前,城鄉面貌煥發新顏。四大空間協同并進,濱湖引領作用凸顯,濱湖卓越城創新而生,淝河片區加速蝶變,駱崗生態公園呼之欲出,包河經開區加快轉型,老城更新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創成樣板,品質化現代化城區加速崛起,區域綜合承載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

近者悅,遠者來。

接下來,包河將聚焦“一園一區一城一街一中心”,以系統思維建設城市,保障園博園、錦繡湖公園、濱湖國際科學交流中心、科創CBD、花園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把駱崗生態公園打造為“安徽之窗、省會之心、城市之肺”。制定“老城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努力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展現新氣象。

同時,全面建立網格化、數字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機制,做強做優“大共治”平臺,建立健全以信息化為引領的服務治理“大聯動、微治理”體系,升級打造“大共治”2.0版,高標準建設“城市大腦”和網格化管理體系。

部署建設“數字包河”智慧城市運營平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拓展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文旅等應用場景,探索“未來社區”等城市建設新模式,讓城市更具現代化、更有幸福感。

到2025年,基本完成征遷安置任務,十五里河片區、淝河片區、濱湖卓越城、駱崗生態公園等重點板塊成為城市新標桿,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品質更加現代時尚,包河成為代表合肥、代表安徽對外形象的展示窗口。

【綠色發展】

水綠交融展現生態宜居新面貌

一到周末,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總是人流如織,市民走進大自然、享受綠色,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綠意盎然的森林公園,到煙波浩渺的巢湖,甚至只是家門口的小游園,都是追逐綠色的好去處。

包河滿眼的綠,不僅看得真切,更體現在數據里:過去五年,新增和提升園林綠地近180萬m 2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至14.67m 2 ,綠化覆蓋率達到45.8%,WiFi狀綠廊格局基本構建,全區各類公園游園總量達到86座。巢湖水質創下40年來最好紀錄,空氣優良率提升15.2個百分點。

市民在新建成的方興社區興悅書吧城市閱讀空間內。

享受家門口的“悅”讀時光。

好環境令人心曠神怡,綠色發展更加宜居宜業。為了讓八百里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包河將強化生態綜合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打造生態文明的“包河樣板”。

未來,包河將踐行公園城市理念,充分利用豐富的“園、水、林、田、湖、草”資源,打造“一環一核四帶四軸多園多點”城市生態網絡體系。 “一環”以環城公園為起點,由南淝河右岸、環巢湖岸線、派河左岸順時針構成,打造城市綠環; “一核”以駱崗生態公園為核心,打造人人向往的城市“會客廳”、合肥的新名片; “四帶”以南二環、繞城高速、十五里河、塘西河公園和方興湖公園四條東西方向WiFi信號狀綠帶,打造功能性與生態性相融合的生態走廊; “四軸”以徽州大道、包河大道、北京路、上海路四條南北方向主干道,打造自然優美的城市綠道軸線; “多園多點” — —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見縫插針布局街頭游園。

到“十四五”末,力爭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平方米,基本實現“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建設水綠交融、城湖共生的美麗包河。

【民生保障】

普惠共享描繪“和美小康”新畫卷

舍得把最多的財政資金投向民生,把最優的服務下沉社區,在條件最好的區域建設公租房、安置房,用環境最美的地塊建設中小學、幼兒園……在包河,百姓普惠共享民生福祉,幸福感滿滿。

“十三五”期間,包河實現了從“基本民生”到“和美小康”的大跨越,累計實施114項民生工程,民生事業投入累計達214.5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8.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08萬元提高到5.6萬元。就業和社會保障提標擴面,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數量分別增長49%、39%、36%,醫療衛生事業走在全省前列。

濱湖卓越城打造安徽省創意文化產業集聚基地核心區。 

今年,包河將以優質均衡為導向,促進民生福祉新改善。穩就業方面,加大援企穩崗和重點群體就業保障,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實施青年創業扶持計劃,新增創業基地5個,孵化成功企業120個。民生保障方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現狀,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全年建成各類租賃住房2593套,總建筑面積16.4萬平方米。

此外,高標準實施17項民生工程,提升服務供給“含金量”。建成中小學5所,幼兒園11所,新增學位1.7萬個以上。加快省美術館、科技館、百戲城、合肥市包河工人文化宮等項目建設,推廣24小時智能圖書柜,讓“書香包河”觸手可及。

到2025年,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居民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共同富裕取得顯著成效,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康包河實現更大提升,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化;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智慧城區高效運轉,重大風險防控化解能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增強,平安體系更加完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駱崗生態公園將打造成“安徽之窗” 合肥市包河區力爭做長三角區域“優等生”

記者從1月7日召開的合肥市包河區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到2025年,該區力爭全區GDP總量達到2300億元,在全市乃至全省首位度穩步提高,在長三角區域實現從“中等生”到“優等生”的跨越。

航拍合肥包河公園秋色如畫

航拍合肥包河公園秋色如畫。霜降時節已過,合肥環城公園層林盡染,秋景宜人。

只爭朝夕|包河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近年來,合肥包河區深入貫徹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基建建設、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全方位開展等高對接,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探索實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永和县| 武宣县| 耒阳市| 温宿县| 沐川县| 灵璧县| 德化县| 疏勒县| 二手房| 宁明县| 青川县| 西藏| 南皮县| 诸暨市| 汝南县| 凤台县| 长乐市| 武陟县| 如皋市| 永济市| 文化| 慈利县| 铜鼓县| 乐平市| 镇巴县| 武川县| 漳平市| 清原| 攀枝花市| 厦门市| 龙海市| 洛川县| 金坛市| 固阳县| 灯塔市| 太仓市| 米林县| 永和县| SHOW|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