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2020年第三屆信息中心未來網絡國際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開幕式上,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正式開通試運行。此次開通,標志著這一在合肥“落地”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里程碑式進展,該分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以及應用服務等取得新突破。
合肥為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全國四大中心之一
什么是未來網絡?通俗理解,就是相對于當下,更快捷、更簡單、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聯網,因此,未來網絡又被稱作新一代網絡。而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則是我國在“十二五”期間規劃的通信和信息領域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該項目擬建設一個開放的、靈活的、可持續發展的大規模先進通用試驗設施。”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韻潔介紹,項目將滿足國家關于下一代互聯網、網絡空間安全、天地一體化網絡等重大科技項目的試驗驗證需求以及中長期網絡研究開發試驗需求。“項目在南京建設運行管控總中心,在北京、合肥、深圳建設3個運行管控分中心,實現對試驗設施的高效運維和管理。”
作為該設施全國四大中心之一,合肥分中心項目也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分中心的建設內容包括以合肥為中心的8個城市的13個邊緣網絡節點、5000個網絡接入節點的合肥邊緣網絡試驗站點、云數據中心、試驗服務平臺、創新實驗中心、運行管控中心以及示范應用實例。
正式具備智能網絡試驗服務能力
“合肥分中心的開通,標志著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正式具備智能網絡試驗服務能力,為我國智能網絡創新成果跨越‘成熟度壁壘’提供可復現、可測量、可驗證的創新環境。”中國科大副校長、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項目總指揮羅喜勝表示。
“當前,合肥分中心的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已經發布了包括智能網絡交換機、智能網絡檢測儀和衛星路由載荷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時,完成了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可視化試驗平臺、無人機蜂群試驗平臺等的部署,已具備試驗即服務能力,將為未來網絡技術創新和試驗提供開放的、靈活的、可定制的并行網絡試驗環境,支撐未來網絡試驗快速部署、真實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劉韻潔表示。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突破科技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重要基礎。作為我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已成為全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區域之一。當前,合肥已有的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等裝置已多次突破科研“極值”,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正加快建設,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正順利開展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