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浙江《杭州日報》刊文介紹了建設“蜀山版”鄉村CBD的成功經驗, 《浙江日報》報道則展現了運河新城和高鐵新城等建設情況,上?!缎旅裢韴蟆穲蟮懒耸裆絽^打造“中國環境谷”的科研和產業實力,江蘇《新華日報》則在3版(要聞版)呈現天鵝湖中央商務區的發展潛力……12月上旬,隨著“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蜀山行采訪活動的舉行,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等地2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聚焦合肥市蜀山區,向長三角唱響了一曲“魅力蜀山之歌”。
長三角強大媒體陣容聚焦新蜀山
近年來,合肥蜀山區發揮區位交通樞紐、高端產業集聚、科教資源匯集、生態環境優質等比較優勢,成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區域新引擎。為了更好地與上海、浙江、江蘇等“鄰里”交流互鑒、協調共進、講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蜀山故事,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和合肥市委宣傳部指導,新安晚報社、蜀山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共舞長三角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蜀山行采訪活動,于12月2日到12月4日在蜀山區展開。
采訪活動“陣容”強大。來自上海的《文匯報》、《新民晚報》、澎湃新聞,來自浙江的《浙江日報》《杭州日報》《錢江晚報》,來自江蘇的《新華日報》、《揚子晚報》、龍虎網,以及來自安徽省內的人民網安徽頻道、新華網安徽頻道、央廣網安徽頻道、《安徽日報》、《合肥日報》、合肥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記者齊聚蜀山。
三天時間里,采訪團先后前往天鵝湖中央商務區、安徽出版集團、高鐵西站建設地塊高鐵新城項目、運河新城、 “合肥之源”景觀帶、蜀山區鄉村振興示范項目試驗點“小嶺南”、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科技大廈、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蜀山區塊、合肥順豐豐泰產業園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點位進行采訪,全面記錄蜀山區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思考、新構想。
十天內長三角地區發稿數十篇
行走蜀山區,記者們用文字、圖片、短視頻等融媒體傳播方式,記錄下發生在這里的故事和思考,并及時以新聞的形式延伸深度與溫度,向各自所在媒體的讀者、網友傳揚“蜀山發展旋律”。截至12月10日,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地主流媒體上共發表此次蜀山行相關新聞52篇,涵蓋報紙、網站、新聞客戶端、短視頻等多種渠道。
其中,人民網安徽頻道、新華網安徽頻道、央廣網安徽頻道早在12月3日就刊發了“長三角主流媒體采訪團走進合肥市蜀山區”的消息,《安徽日報》也在12月4日二版刊發了《長三角媒體采訪團走進蜀山區》的新聞,《合肥日報》在二版(要聞)對活動進行了報道,合肥新聞聯播則在“瞭望·長三角”節目中播出了活動內容。
作為主辦方之一,《新安晚報》除了在12月3日、4日、7日對活動進行了三個整版的圖文報道,還在活動開展期間予以“全程直播”,及時報道蜀山各地的發展成果以及活動開展情況等?!栋不杖請蟆房蛻舳送瑯颖3株P注,在活動開展期間持續報道媒體行活動。
滬浙蘇媒體聚焦蜀山 予以重磅報道
蜀山發展綻放的魅力也深深感染了前來采訪的省外媒體記者。12月4日,來自浙江的《錢江晚報》就在《20多家主流媒體齊聚合肥蜀山區,這些元素浙江人肯定很親切》中,展現了蜀山區與浙江的很多“相似元素”,拉近了兩地的距離。隨后,《錢江晚報》又以近半個版的篇幅,刊發了《這里是薇婭家鄉,處處對標杭州》,報道中由衷感慨, “安徽這座‘蜀山’,讓我們倍感親切?!?/p>
《浙江日報》記者重點關注天鵝湖中央商務區、蜀山文化產業、運河新城和高鐵新城建設,以及“小嶺南”等鄉村振興試點項目的開展情況。《杭州日報》則重點聚焦蜀山區小廟鎮“小嶺南”,用四分之一版篇幅,刊發了《合肥建設“蜀山版”鄉村CBD》,圖文并茂地展現了這片“讓城里人看見炊煙、村里人享受現代生活”的美麗熱土。
上海的《新民晚報》,從12月4日起,連續刊發多篇系列新聞,讓上海讀者、網友更多地了解蜀山。12月8日,《新民晚報》更在12版倒頭條位置刊發了《長三角媒體采訪團齊聚合肥蜀山區 以“新視角”聚焦全域亮點》的稿件,全景式展現蜀山發展成果。而同樣來自上海、創刊于1938年的《文匯報》,也發表了三篇新聞,向讀者講述精彩的“蜀山故事”。
12月5日,江蘇的《新華日報》在3版(要聞版)刊發了活動消息,隨后,又在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繼續聚焦蜀山經濟、社會發展,發表了《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合肥蜀山區決心要做十件事》等新聞?!稉P子晚報》則在12月9日的報紙上,深情描繪了天鵝湖中央商務區與小廟鎮鄉村振興“城鄉共舞”的蜀山新景象。與此同時,作為南京市重點新聞門戶網站,龍虎網也對活動進行了新媒體傳播。
參與本次媒體行的很多記者都表示,通過這次集中采訪,對蜀山區乃至合肥的發展和規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未來會對這片發展熱土繼續保持關注,用更多好的新聞作品,講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蜀山好故事”。
長三角居民傾聽“蜀山好聲音”
連日來各大媒體的密集關注,讓上海、浙江、江蘇的居民也領略到了蜀山區的發展魅力。在杭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吳先生是合肥人,通過《杭州日報》看到蜀山區的新聞后,他很欣喜地將報紙傳給其他同事看, “沒想到杭州的報紙會報道老家的新聞,這里面講到了小嶺南‘鄉村CBD’,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很吸引人?!?/p>
在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作的上海市民劉先生,通過《新民晚報》了解了蜀山區發展環境產業,打造“中國環境谷”的消息。他說,自己本身就是做環境產業相關的工作,現在看到蜀山區把環境產業作為鏈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引擎,感到很驚喜, “我看到蜀山區已經牽頭成立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我會進一步了解,尋求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機會。”
南京居民吳女士則從媒體上看到了高鐵新城、運河新城建設的消息,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說,南京與合肥距離很近,自己江蘇的朋友們也經常往來合肥, “現在了解到蜀山區借助合肥西站和江淮運河,高標準打造運河新城和高鐵新城,感覺這兩塊區域都有很寶貴的廣闊發展空間,我計劃明年春天過去看看?!?/p>
推進“十大行動”蜀山未來更美好
除了讓滬浙蘇三地讀者、網友更多地了解蜀山,此次“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蜀山行采訪活動,也在激發蜀山區廣大干部群眾干事謀實的熱情。小廟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來自上海、浙江、江蘇的記者都對小嶺南的發展模式、發展成果很感興趣,這對他們是很大的激勵, “我們會繼續努力,為蜀山區的鄉村振興工作作出貢獻,讓小嶺南未來可期、蜀山魅力無限,也希望有更多長三角媒體關注。”
據了解,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期間,蜀山區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出臺《蜀山區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十大行動方案》,將重點圍繞運河新城、蜀山經濟開發區、天鵝湖中央商務區、高鐵新城、鄉村振興示范區、科創走廊“六大片區”,打造環境產業、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現代農業“六大產業”,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朱琛琛、劉曉朦、徐冠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顧亦飛/文 王從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