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16 日上午,合肥政務區十五里河新村4 棟樓一樓居民自行搭建的45 間違建平房被拆除,拉開了該地區舊城改造的序幕。這段時間,隨著合肥“大拆違”的深入,很多存在了十多年的違建紛紛被拆。為了更好地促進拆違的進行,本報開通熱線0551-62396200,歡迎讀者反映身邊存在的違建。
小區內45處違建被拆除
11月16日上午,兩輛大型挖掘機開進合肥政務區荷葉地街道十五里河新村,伴隨著轟鳴聲,違章建筑逐一倒塌。據介紹,本次拆除的違建為十五里河新村4棟樓一樓居民自行搭建的45間平房。由于自建平房未經審批且房屋質量參差不齊,占用道路不說,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為此,街道出動工作人員30名,分別開展警戒、清查、施工圍擋等,共拆除違建45處、2750平方米。據了解,在拆除了多年的違建后,荷葉地街道習友路片區路橋二公司、十五里河新村小區也將開啟舊城改造項目。
六間違建房建成十六年
隨著此次“合肥大拆違”的深入,像十五里河新村這樣存在45處違建的現象,開始逐漸浮出水面。上周末,合肥西園街道對市建三公司小區內六間違建房進行全面拆除,解決了這一存在了16年的安全隱患。據了解,市建三公司小區于2004年建成,共有宿舍樓4棟,同時還建了6間違建房,共計300平方米,提供給本單位單身員工居住,但未辦理相關產權手續。
在2006年市建三公司將該小區移交給社區管理后,該處平房被居民占用,堆放雜物并用來當出租屋使用,但由于年久失修,該處違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此次合肥大拆違中,街道召開了專項整治會議,并在上周末將這6間存在了16年的違建房拆除。
而瑤海區的月亮灣親水嘉園,是2005年建成,至今已有15個年頭。隨著小區年限的增長,各種私搭亂建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該小區部分一樓的住戶在自家院子搭上了違章玻璃雨棚,破壞了小區統一規劃,影響美觀。”
龍崗開發區城管辦中隊長鄭晨說,為此,通過4天時間的集中拆除,11月16日下午,月亮灣小區一樓46處陽光雨棚已全部拆除,共計拆除面積560平方米。
董鋪水庫旁150間工棚被拆
除了小區里有很多違建釘子戶,在合肥“大水缸”周邊,也有存在很多年的違章建筑。11月13日,合肥井崗鎮市容所聯合井崗鎮蜀山社區組織人員,對董鋪水庫二級保護區內影響水源地水質的150間工棚進行集中拆除。
據了解,該處工棚位于樊洼路與半島路交口東南角,為新加坡花園城原建設方的臨時工棚,與新加坡花園城小區僅一墻之隔。工棚是低矮的紅磚建筑,共有12處150間房屋,面積約3500平方米。“這些工棚本應在工程結束時拆除,但工地疏于管理,在完工撤離時未能及時拆除。”據井崗鎮市容所有關負責人介紹,高峰時期,該工棚內曾居住了200多名工人,后期也零星有工人在工棚內居住。
本報今起開通舉報熱線
從目前“合肥大拆違”進展情況看,很多違章建筑隱藏在小區深處,或者城市偏僻地方。為了更好地推動大拆違的進行,促進更多市民參與,新安晚報今起開通舉報熱線,市民可以撥打電話0551-62396200進行舉報,也可以登錄大皖客戶端線上爆料。新安晚報將會把收集到的線索整理轉給相關城管部門。
王潔 張偉 孫玉敏 孫雨靜 許貞 鮑遠靜 季云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見習記者 唐恒鋼
□相關新聞
商業樓外立面擅自“換裝”
包河城管罰款46176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合肥濱湖新區中山路與玉龍路交口一處商業樓項目,其中的5 棟商業樓外立面因擅自換衣,與規劃許可不符,又未申請規劃變更,屬違法建設,近日被濱湖城管重罰46176元。
近日城管隊員通過調閱規劃圖紙發現,濱湖新區中山路與玉龍路交口處5 棟商業樓外立面規劃許可為咖啡色干掛石材,實際建設為咖啡色仿真石漆。外立面材質、色彩與原規劃均不符,且外墻工程做法和材料也有所改變,建筑品質有所下降。
經調查了解,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擅自給該建筑物換了裝。規劃部門認定,該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屬于違法建設,但屬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情形。最終,城管部門根據該項目施工造價,給予該項目罰款46176元的行政處罰。
陳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