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 月下旬,持續強降雨導致南淝河水位超歷史極值,巡堤防范風險成為防汛重點之一。在南淝河右岸淝河鎮關鎮村段的每一個巡堤隊中,都有幾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就是關鎮村的“五老”汛情巡查隊。
人大代表和老黨員心系汛情。
這是一支由村里的老黨員、老村民組長、老干部、老水利以及老圩民組成的特殊防汛力量。“五老”的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他們有的大半輩子生活在岸邊,有的多次參加抗洪搶險,還有的是心系村民的人大代表、退休黨員和老干部……他們熟悉地勢水情、巡堤經驗豐富、熱心防汛工作,他們的“組團”加入,讓村里的防汛更有“底兒”了。
今年75歲的老黨員劉咸華,一直心系南淝河汛情。曾任關鎮村黨總支書記的他,得知南淝河新莊段徐涵泵站施工現場的堤壩低矮,立即于7月19日趕到防汛一線幫忙,“我現在雖然退休了,但只要村里需要,我肯定第一時間過來。”
“沙袋只壘一排是擋不住水的,搞兩排才行。沙袋還要口對口擺放。”7月22日一早,在關鎮村徐涵泵站附近堤壩上,快80 歲的郭成榜正和村民郭本標忙著用沙袋壘攔水壩。郭老一直住在南淝河岸邊,是村里的老水利了。“今天有200多人來這里壘堤壩,我們提前給大家擺一段作示范,這樣就錯不了了。”郭成榜邊干邊說。
退休老村民組長再戰汛情。
7 月19 日,除劉咸華老人外,來到南淝河關鎮村段參與防汛的,還有老黨員吳正金、人大代表李強、關鎮村松東村民組的老組長郭成宏、中郢村民組的老圩民劉業元等10 多名熱心人,他們每3 人一組分配在巡堤隊伍中,對年輕人言傳身教、悉心指導,成為最有力的防汛“顧問”。
由于汛情仍較嚴峻,關鎮村黨委加大了巡堤力量,近期組織了近60 名黨員和村民到南淝河巡堤。村黨委副書記沈犀牛說,黨風帶動民風,歷來是淝河鎮關鎮村的標志,作為安徽省文明村、合肥市文明村,關鎮村村民捐物出力、團結一致抗擊險情,再次展現了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村民強力支援的戰斗精神與良好風尚。
趙金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哲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