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有“導演”、有“劇本”、有“道具”,通過分析QQ空間,利用“道具”來克隆他人社交賬號頭像、簽名、空間等手段,冒充熟人或管理員與群成員私聊,利用老人對“熟人”的信任騙取錢財。今日,記者從合肥警方獲悉,近日,蜀山公安分局偵破一起電信詐騙案,目前已核實案件5起,共計金額2萬余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5月12日上午,74歲的老人范某來到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刑警三隊向警方求助稱,他在網上被騙子冒充熟人詐騙人民幣6100元。經了解,老人喜歡QQ聊天交朋友,并熱衷加入各類旅游交友群。報案前一天,他突然收到某群“管理員”加為好友的申請,由于平時聊天較多,他添加對方為QQ和微信好友,
隨后,這名“管理員”稱朋友出事了,急需一些錢,希望老人能幫助他。因為是熟悉的朋友,老人分5次向其微信轉賬6100元。第二天上午,老人在與管理員聯系時,才得知其QQ被盜過,他也沒借過錢,老人這才發現被騙了。讓他想不通的是,對方賬號的資料竟和好友的QQ資料完全一致。
辦案民警首先從老人提供的微信號和QQ號入手,發現這兩個作案用的賬號在詐騙得手后,都已經關閉了相關功能,無法從互聯網上獲得更多信息。于是,辦案民警從轉賬流水調查,確認嫌疑人將詐騙得手的錢款多次進行轉移,最終匯集到了一張廣州的銀行卡上,同時還有部分贓款通過互聯網充值進了某游戲賬戶。
通過進一步對交易流水的研判,辦案民警發現該銀行卡近期在廣州市黃浦區有過刷卡交易,持卡人為廣東湛江籍男子。經比對,該男子與老人向警方提供的人像照片十分相似。
專案組立刻前往廣州黃埔,在廣州警方的協助下,辦案民警摸清了該團伙的基本情況和活動規律。5月24日下午,在嫌疑人經常出現的某小超市內,抓捕小組將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在大量的證據面前,4名犯罪嫌疑人如實交代了通過克隆qq和微信,冒充熟人專門詐騙老年人的相關犯罪事實。
經查,該團伙成員均為過早輟學的年輕人,因貪圖享樂,在學到電信詐騙的技術后便結伙作案,選擇對電信詐騙防范能力較弱的老年群體為目標,利用老年人易相信熟人的特點進行詐騙。
5月25日,以陳某為首的三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移交廣州警方處理,由于詐騙金額普遍較少,許多受害人受騙后沒有及時報案,專案組針對此類案情正在進行梳理。
合公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