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3月4日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關河五十州最新晚清系列力作《亂世湘軍》日前出版。作者關河五十州近年來在歷史領域的創作收獲頗豐,其經典暢銷書《一寸山河一寸血》有口皆碑,最新歷史傳記作品《亂世湘軍》,沿襲了作者既往歷史寫作材料扎實、態度嚴謹和觀點新穎的特點,從湘軍的創立之初到湘軍最后的沒落,全畫幅、多角度地為讀者展現了晚清歷史上這支著名隊伍的發展始末。
說起湘軍,人們自然就會想到曾國藩。其實,湘軍的最早雛形是楚勇,而帶領楚勇作戰的是湖南新寧人江忠源。江忠源出身舉人,但卻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帶領楚勇在蓑衣渡一戰中,以少勝多取得勝利,不僅遏制了天平軍發展的勢頭,更是重創馮云山,后者因此戰傷重而亡,從而立下保全長沙的首功。此后曾國藩在楚勇的基礎上創建湘軍,很多地方也都是以楚勇為模版,而且非常重視對于軍隊的訓練。所以,湘軍在一開始就打上了“讀書人”的烙印,在隊伍組建和訓練上非常別具一格,注重“訓練”,“訓”就是思想建設,“練”才是實操演練。湘軍將領中很多也是讀書人出身,曾國藩自不用說,像羅澤南、胡林翼都是儒生。關河五十州在《亂世湘軍》中為讀者塑造了一個湘軍將領的群像。他們站在歷史的硝煙中,卻依然氣場強大、個性鮮明,仿佛就立在目前,縱橫叱咤。
《亂世湘軍》講述湘軍的始末,其實也就是湘軍與太平軍作戰的全程實錄,因為湘軍創建之初,就是因為太平軍要大舉進攻,威脅了清廷的統治。曾國藩臨危受命,開始在湖南老家募勇練兵,還沒充分做好軍備準備,就因為戰爭局勢,匆匆把湘軍送到了前線。湘軍整個的成長就是在戰場上通過一場一場的戰役逐步完成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關河五十州在書中著重描繪的幾場關鍵戰役,如蓑衣渡之戰、田家鎮戰役、九江湖口戰役、三河集戰役、安慶戰役以及天京攻堅戰,這些戰役都堪稱艱難卓絕,也都無一例外是血流成河。
面對戰爭,關河五十州沒有選擇敵我立場,只有客觀地描述,還有無盡的悲嘆。作品越是對于戰爭的細部給予詳細的描述,越是在提示讀者戰爭的殘酷。戰爭沒有什么輸贏,無論是湘軍還是太平軍,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關河五十州表示,重拾這一段湘軍的歷史,其目的正是為了避免戰爭,同時也提醒讀者,凡事背后皆有成本,我們今天的和平里有昨日的犧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圖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授權)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