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由中共合肥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安徽出版集團、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酒煜掳不丈倌陜和霭嫔绻餐邉澋拈L篇歷史小說《清心為治本:大宋名臣包拯》,正式出版上市。該書緊扣廉潔教育主題,以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廉政形象包拯為主要人物,由資深媒體人、著名作家馬麗春擔綱創(chuàng)作,安徽大學歷史學教授陸發(fā)春擔任特約審讀、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朱萬曙傾情推薦,歷時三年精心打造。
《清心為治本:大宋名臣包拯》 馬麗春/著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fā)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清廉文化,正是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挖掘中國傳統(tǒng)清廉文化,就不得不說到包拯。包拯不僅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有著豐富鮮活、值得傳頌的故事;也是一種文化象征,詮釋了千百年來人們對于“清官”的想象和追求。
《清心為治本:大宋名臣包拯》擷取包拯從少年時代至人生結束幾十年時間的人生經(jīng)歷,尤其重點講述其為官期間和前后的廉潔自律故事,用具有當代氣息的白話語言,對包拯這一富有歷史文化積淀、清正廉潔內(nèi)涵的人物進行符合史實而不失輕松幽默的另類解讀,同時對宋朝社會、政治、文化等制度和現(xiàn)象進行精妙地分析,對與包拯同朝代的其他重要歷史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帶領讀者認識一個嚴肅卻富有人情味的包拯,一群真實而有趣的宋朝官員,一段折射宋朝興衰沉浮的歷史。
該書準確拿捏正史和傳奇之間的“度”,巧妙構思,靈活取舍,將散佚于歷史傳奇中的包拯故事進行系統(tǒng)地整理分析,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fā),對史實進行仔細考證,以史實為基礎進行再創(chuàng)作,以真實的歷史人物串起真實的歷史。這是古為今用,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也是化繁為簡,歷史人物的當代演繹,既根植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又契合時代精神,符合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符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一本回應歷史、映照當下、深接地氣、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精華以鑄就民族復興之魂的精品圖書。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李燕然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