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包河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胡權明在包河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法院工作報告,提請大會審議。
報告指出,2019年,區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上級法院的悉心指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以打造“4210”工程為抓手,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區法院先后被最高法院評為“為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工作提供司法保障表現突出的集體”、“全國法院司法宣傳工作突出的法院”,并作為全省唯一候選單位,被省高院和省人社廳聯合推報為“全國模范法院”,即將命名表彰。另有6個集體、19名個人受到省、市、區級表彰。
政治引領,服務發展大局有新業績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
充分發揮司法職能,認真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緊緊圍繞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依法公開審理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件;增強服務意識,就轄區企業在生產經營、轉型升級中遇到的法律風險進行深入研討。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共受理涉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5件54人,審結4件53人;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17件88人,涉惡勢力犯罪團伙案件1件1人,審結17件88人。嚴格落實“兩個一律”要求,切實做到“一案三查”,將“深挖打傘”和“打財斷血”部署落到實處。準確把握法律和政策的界限,落實重大案件會商制度。陸小軍等30人“套路貸”涉黑案件被評為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十大典型案例,陸廣勝、李軍等2個“黑120 ”犯罪組織被從嚴懲處,人民群眾拍手稱快。
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出臺《關于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辦法》等,為全區轉型升級、科學發展、富民強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針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存在的融資、交易、勞資等風險,穩妥審理買賣合同、勞動爭議等各類案件3703件。服務濱湖金融后臺建設,依法審結金融借款、信用卡、實現擔保物權案件8580件,標的額達12.76億元。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重整機制,妥善處理破產案件6件。加強對民間借貸行為與以民間借貸為名行非法侵占他人財物之實的新型犯罪行為的甄別,審慎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605件,維護正常的資金融通秩序。
聚焦主業,維護公平正義有新成就
2019年共受理各類案件33458件(含舊存1594件),結案32045件,結案率95.78%,新收案件數及結案數同比分別上升44.5%和42.99%,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為654件,收案數、結案數、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均位居全省基層法院之首。
加強刑事審判,服務平安包河建設
共受理刑事案件1327件,審結1297件,同比分別上升21.09%和19.21%。聚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大對貪污賄賂等犯罪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刑事犯罪。
作為集中統一管轄全市未成年人一審刑事案件的基層法院,嚴格貫徹落實“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共審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00件154人。同時,不斷拓展延伸審判職能,從“事后幫教回訪”延伸到“事先關愛和預防犯罪”上。
加強民事審判,服務和美包河建設
共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21799件,審結20747件,同比上升42.26%和37.25%。高度關注民生領域人民群眾的新訴求;繼續完善家事調解、家事調查、心理疏導等制度;注重規范建設工程市場,平衡商品房買賣雙方權利義務;設立涉軍停償案件綠色通道,維護軍地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加強行政審判,服務法治包河建設
共受理各類行政案件265件,居全市法院首位。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化、常態化,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促進行政糾紛的實質性化解。
作為省政務中心所在轄區法院,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服務服從黨和國家大局;重視土地征收、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非訴行政案件執行;首次發布2018至2019年度行政審判白皮書,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召開聯席工作會議,邀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旁聽庭審。
加強執行攻堅,服務誠信包河建設
共受理執行案件9749件,同比增長58.42%,其中首次執行案件7933件,同比增長72.23%;執結案件9543件,首次執行案件執結率為96.96%,實際執行到位金額為14.02億元。建立以執行指揮中心為中心軸,四個普執團隊、一個快執團隊為支撐的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模式;不斷完善執行聯動機制;加大對“老賴”的懲處力度;加強執行普法宣傳力度;組織開展“江淮風暴?金融攻堅”等各類執行行動12次。
速執一起涉軍停償案件,案款高達2100萬元。省軍區保障局送來錦旗,并向合肥中院發去一封感謝信,《安徽法院執行信息??穼Υ诉M行了專題刊登。
蹄疾步穩,推進改革創新有新思路
——不斷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堅持扁平化管理與專業化建設相結合,優化法院組織和機構職能體系;堅持人案配比科學性原則,實現辦案力量的均衡配置;推行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充分發揮法官在辦案中的主導性、基礎性作用;健全專業法官會議制度,設立五個專業法官會議委員會;實現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加強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
——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 全面推行應訴材料電子送達、庭審同步錄音錄像、文書智能輔助生成等,助力提升智能科技服務水平;加強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建設,實行網上立案和跨域立案;建立以執行辦案和執行公開為基礎,網絡查控、評估拍賣、信用懲戒、執行委托等為補充的執行信息化系統。
——健全完善司法公開制度 全面推進審判流程信息、庭審、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建設;加強裁判文書的釋法說理,增強裁判行為的公正度、透明度;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不忘初心,落實司法為民有新舉措
訴訟服務體系優化升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下稱“兩個一站式”)要求,全面建設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建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站式受理”的集成服務機制,實現訴訟服務中心功能定位從立案受理向訴訟全程服務轉變。提升審判輔助的集約化水平,嚴格業務規范,轉變服務功能,增強服務精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
多元化解機制成果豐碩
加強“訴源治理”,更加主動地把法院調解工作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中。引入安徽首家維老調解中心入駐法院調解工作站,開創涉老糾紛案件多元化解新模式。推動矛盾從終端裁決向源頭防控延伸,形成“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過濾體系。
人民法庭建設卓有成效
在濱湖法庭設立金融合同糾紛案件專門審判合議庭;組建環境資源保護糾紛專門審判合議庭。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大力加強與政法部門、自治組織、調解機構的對接,主動走進望湖街道、濱湖科學城等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積極融入社區街道、綜治網格等基層平安“細胞”,共同構建平安和諧法治社會。
牢記使命,加強隊伍建設有新作為
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通過個人自學、集中研討、走訪調研、警示教育、對照剖析等舉措,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的具體目標。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主題教育期間,籌備成立院機關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著力激發干警隊伍活力
在區委、區委組織部關心支持下,區法院立足干部斷層、儲備不足的現狀,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組織開展務實管用的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干警的法律政策運用能力、防控風險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
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
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好巡察整改“回頭看”;綜合運用懲治、監督、教育等措施,教育引導干警規范司法行為、改進司法作風。
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就刑事審判工作向區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工作報告,并根據審議意見抓好落實。走訪省、區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主動邀請代表委員參加我院重大活動8次,旁聽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大的案件庭審2場;依法接受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主動邀請檢察長列席審委會,認真辦理檢察建議;廣泛接受新聞輿論監督和其他社會監督,及時收集各類意見和建議,并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過去的一年,面對案件數量高位運行、改革任務繁重復雜等嚴峻挑戰,全院干警以枕戈待旦、聞雞起舞的精神;臥薪嘗膽、懸梁刺骨的勇氣;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意志,戮力同心,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2020年,區法院總體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精神,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總目標,深入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持續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確保司法職能充分有效發揮;全面落實“兩個一站式”建設,提高化解矛盾糾紛和服務群眾能力;注重加強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扎實推進“訴源治理”,拓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渠道,為包河奮力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忠誠擔當,服務發展大局,秉公持正,維護公平正義,敢為人先,深化司法改革,尚法慎權,建設一流隊伍報告最后指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我們義不容辭;服務保障地方發展,我們責無旁貸。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關山飛渡的新征程,更需砥礪前行的追夢人。今年,我們將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為譜寫“安徽中心、和美包河”建設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