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溫暖秋冬,文明常在。12月3日,江蘇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行動在新北區啟動。江蘇常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與四川瀘州、湖北荊州、安徽蕪湖等沿江城市的志愿者代表共同發出《共建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倡議》,沿江城市將攜手并肩,點滴做起,共同建好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譜寫新時代長江文明之歌。
江蘇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行動啟動。
沿江文明實踐陣地,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文明辦、江蘇海事局指導,常州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常州海事局、新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新北區委)宣傳統戰部、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承辦,春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現代快報協辦。
江蘇省文明辦副主任尤健,江蘇海事局二級巡視員鄭躍峰,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良,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汪忠澤,常州海事局局長、黨委書記陶東華,新北區委常委、濱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姜浩,新北區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陳瑛和志愿者代表石厚林共同啟動“溫暖秋冬 文明常在”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行動。
大皖新聞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里,位于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北部。近年來,常州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聚力打造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高地。
河流是文明的動脈。今年以來,常州大力打造“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圍繞“五個帶建設”(思想傳播帶、文化傳承帶、生態文明帶、志愿服務帶、經濟發展帶),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播大保護理念,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目前,常州沿江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現場,長江精靈“江小豚”發布了“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陣地圖”,并以視頻的形式帶大家一起打卡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感受長江常州段的文明新風尚。
“江小豚”發布“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陣地圖”
以“長江一號”為特色引領,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惲代英紀念廣場、“渡江一號”以及常州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的長江橋梁文化主題公園、圩塘汽渡碼頭文化公園等一批高質量文明實踐陣地,將以“點”激活,以“線”串聯,橫向打造“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金色發展”“藍色科普”四條特色文明實踐陣地帶,縱向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級聯動文明實踐矩陣,加速形成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
8個城市發出倡議,共建長江文明實踐帶
一江之水,一脈相承。此次四川瀘州市、湖北荊州市、安徽蕪湖市和江蘇南通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等沿江城市的代表,共同參與到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來。
大皖新聞記者從活動現場看到,沿江8市的志愿者代表以簽名的形式,共同發出《共建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倡議》,大家將共擔新使命、共繪新畫卷、共育新韻味、共推新實踐,共同建好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
沿江8市共同發出倡議。
作為推動常州長江大保護和沿江經濟轉型發展的“第一線”,常州海事局和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同向發力,深化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惠企政策落地。
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講席教授,國際先進材料與工藝技術學會全球主席益小蘇教授,常州宏川石化倉儲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北區安全生產協會會長陳小龍等幾名宣講員,以《匯聚文明力量 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講述了政府部門和沿江企業用文明的力量,賦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現場,常州海事局和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6家沿江優秀企業代表頒發了惠企助企綠色直通卡。常州海事局和濱開區管委會將暢通綠色通道,加強服務保障,開辟政務專席,做好資源保障,共建黨建聯盟,進一步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媒體宣傳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當天,“我從長江走來 奔赴文明未來”主題宣傳全媒體行動正式啟動。安徽新安晚報、湖北楚天都市報以及瀘州、荊州、蕪湖、南通、揚州、鎮江、泰州、常州沿江各市媒體利用新媒體矩陣,生動展示沿江城市的生態畫卷和文明風采。
“我從長江走來 奔赴文明未來”主題宣傳全媒體行動啟動。
為引導各行業的志愿力量加入到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隊伍,常州組建了一批常州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江蘇省文明辦道德建設指導處處長祝筱煒,常州市文明辦副主任沈玉俊為十支志愿服務隊授旗。據悉,這些志愿服務隊來自常州市的環保、交通、教育、海事、水利、海關、文廣旅、稅務、農業農村、常工院等單位,他們將深入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開展各類文明志愿服務活動,用“文明的力量”共護“一江清水。”
特色陣地串珠成鏈,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
啟動儀式之前,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參觀了“春江花月夜”文明實踐集市、長江大保護志愿服務基地、“長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在春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楠木廳),“春江花月夜”文明實踐集市熱鬧開市。楠木廳是原百丈龔家大院的一部分,始建于清朝初年,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以春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新定位和新面貌重新開館。現設有武北抗日青年訓練班黨性教育館、春江印象館、春江書院、戶外拓展營地等功能區域,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長江文化、良渚文化、非遺文化等特色文化內涵,打造集理論學習、文化服務為一體的多元活動空間,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長江大保護志愿服務基地位于常州長江大保護展示館西側。圍繞“我為長江出份力”志愿服務品牌,基地已形成了“品牌化、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組建了護江志愿服務隊、紅苗講解隊、青年宣講隊、護漁志愿服務隊等38支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護漁護江”“環保公益”等志愿活動,將志愿服務融入主題黨日活動、融入學生社會實踐、融入企業文化建設。
志愿服務隊授旗。
水清岸綠的長江岸邊,“長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引人注目。這個江岸地標由常州海事局與新北區共同打造,于2021年5月26日正式揭牌,集交流培訓、項目展示、隊伍介紹、法治科普、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兩年多來,“長江一號”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向全社會傳播長江大保護的理念,引導全社會共同扛起長江大保護的責任,用“志愿紅”守護“生態藍”,共繪一幅常州市“美麗長江”的新畫卷。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發自江蘇常州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