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30日,記者從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活動中了解到,近年來,安徽全力推進人工智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和通用智能未來產業培育壯大,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重點布局,全省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左右躍升至目前3萬P,科大訊飛獲近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省已集聚人工智能規上企業894家、產業鏈關聯企業1.2萬家。
賽迪顧問最新發布《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顯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評價緊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國第5位,較2023年提升1位。
集聚國家重要AI布局和平臺
在國家戰略布局中,安徽爭取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承擔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等重要任務,合肥獲批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數據標注基地建設試點城市,安徽成為人工智能國家相關布局和重大平臺最為集聚的省市之一。
科大訊飛聯合華為開展國產軟硬件底座研發,建成國內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萬卡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飛星二號”接續啟動。訊飛星火大模型綜合性能和中標央國企大模型項目位居全國前列;九韶智能研發九韶內核4.0版填補了我國在商用工業軟件底層內核技術上的空白;海螺集團聯合華為發布水泥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帶動單條產線年減碳4500噸,開啟高耗能產業“綠色智造”新范式……
近年來,安徽圍繞工業、教育、醫療等領域開放“人工智能+”場景機會300余項,訊飛曉醫、AI心理伙伴、“玄視”電力等垂域應用相繼落地。2024年,全省招引人工智能落地項目超過1000個,擬投資金額超過4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8%和34.6%。
安徽推進“人工智能+”四大行動
下一步,安徽將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據了解,《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提出底層強基、融合應用、生態構建、安全筑底四大專項行動。
其中,“人工智能+”底層能力是鞏固提升通用大模型底座,支持垂類模型研發,打造企業級場景應用模型,加快智能傳感、工業軟件等關鍵軟硬件技術攻關。適度超前、科學布局全省算力資源,持續提升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能力。
“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將聚焦“6178”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4個重點突破方向,釋放高質量場景機會,設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推出一批重點行業領域應用標桿。
“人工智能+”一流產業是聚焦創新、企業、場景、品牌等生態要素,高位建設安徽人工智能產業先導區,輻射形成“1+1+N”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先導集聚。擴容人工智能“基金叢林”,培育發展人工智能領域耐心資本。
最后,為了確保人工智能發展安全、可靠、可控,安徽將支持安全可控技術攻關和應用,建設大模型測試評估平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安全產業。探索人工智能監管沙盒試點,防范技術濫用等衍生風險。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劉旸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