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中高考臨近,在這關鍵時期,緊張和壓力如影隨形,成為橫亙在考生面前的一道難題,焦慮、失眠、記憶力下降、人際關系緊張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考生們該如何科學調整狀態迎考?家長們如何為孩子做“最強輔助”?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小葉醫探”邀請到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心理科特需專家葉霖教授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支招。
考前抱怨同學老師
家長該附和還是講道理?
隨著考試臨近,許多考生會突然對同學、老師格外敏感,抱怨“同學排擠我”“老師不公平”,家長此時該附和還是講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出現這種狀況不是孩子矯情,而是高壓下情緒敏感度飆升的生理現象。
“家長可以采取‘情感結盟法’,先接住孩子的情緒。如果一味地說‘別理他們/是你想多了/考完就好了’,會關閉溝通通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科學的話術應該是‘是啊!要是我也會生氣/難受’。”葉霖介紹,當大腦在情緒激動時,理性腦(前額葉)處于休眠狀態,而共情回應能激活孩子安全感,為后續溝通鋪路。
接下來,家長可以繼續追問細節:“寶貝,具體發生了什么?你當時怎么想的?”此時,家長要注意不評價對錯,只傾聽細節。當孩子傾訴時,皮質醇(壓力激素)水平下降40%,相當于做了一次心理按摩。
最后,家長可以通過“你覺得怎么做能讓你舒服點?媽媽支持你!咱們不惹事,但也不用怕事!”等溝通話術,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和他是同盟隊友,賦予他們掌控感,以疏解不良情緒,心態平穩應考。
葉霖特別提醒,在最后沖刺階段,考生抱怨的從來不是具體的人或事,而是在吶喊:“我壓力好大,請看見我的痛苦!”家長的共情,比千萬句道理更有力量。
考試時大腦一片空白
“90秒放松術”可應急
如果考生在考場總是心慌手抖,大腦一片空白怎么辦?葉霖指出,這種情況是由于考生過度緊張時,血液流向四肢,大腦供血不足所致,而充足的睡眠和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改善此種情況。
葉霖建議,家長在考前每晚可多拍打孩子的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和八髎穴,每個穴位持續拍打5分鐘,可有效緩解考生睡眠問題。同時,點按腳底的涌泉穴,每次按壓持續3-5秒,壓力度應以感到酸脹而無明顯疼痛為宜,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孩子緩解疲勞和改善睡眠質量。
對于考生,葉霖建議,在考試中如果遇到大腦空白的情況,可以通過“90秒放松術”應急。具體而言,考生可以先將雙手緊握拳頭,雙眼望向兩手中間,在全身緊繃狀態下默數十秒后,迅速落下雙手,感受全身松弛感蔓延。隨后,需要重復三次深呼吸。每一次深呼吸都需要閉眼吸氣4秒,縮緊腹部憋氣4秒,再緩慢吐氣6秒。在每次吐氣的時候,都讓自己感覺加倍地放松。最后,在睜開眼睛前,考生可以給自己一個正向的暗示:“我的狀態回來了,我能專注解題!”
“這樣的三部放松術能幫助考生在短時間內提升血氧濃度,快速重啟大腦邏輯思維,以更好的狀態解題應考。”葉霖說。
孩子考后來“報喜”
家長勿說“別驕傲”
對于家長來說,在迎考的關鍵時期,掌握合適的溝通方式,往往能成為孩子的“最強輔助”。葉霖說,有時候家長用一句話、一個眼神、一份信任,就可以幫助考生在最后幾天激活“超常大腦狀態”,讓孩子在考場上從容且自信。
“門診經常遇到家長有疑問,孩子考試進步了或者說發揮得還不錯,他們到底該如何接話?”葉霖表示,家長們糾結的重點在于不知道是該潑冷水說“別驕傲”,還是拼命夸“你真棒”,擔心自己的一句話會影響孩子下次發揮。
事實上,當孩子考好時,大腦會分泌大量多巴胺,此時是重塑認知的黃金窗口期,家長要做的便是延長成就感:用細節復盤幫孩子建立“勝利者身份認同”;制造目標缺口:巧妙指出“再進一步的可能性”,而非強調不足;綁定情感記憶:讓孩子想到考試就關聯“被認可的喜悅”,而非“怕失敗的焦慮”。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當孩子說考得好,向家長“報喜”時,家長們一定要避免說“謙虛是美德”,避免對比“別人更好”,同時不輕易承諾物質獎勵。“其實考前的每一次‘小勝利’都是孩子踏入考場時的信心與底氣,家長們平時要注意把‘別驕傲’換成‘你值得’,用科學賦能點燃孩子的爆發力,讓他們越考越勇。”葉霖表示。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