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體重管理就是減肥嗎?“三高”與體重和生活習慣究竟有何關聯?家有“小胖墩”,該如何進行科學的體重管理?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安徽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5月30日,由安徽省衛健委、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體育局等多部門聯合主辦的“為愛‘減負’ 健康‘徽’來”體重管理系列宣傳活動在安徽省兒童醫院正式啟動。
據安徽省衛健委黨組副書記、主任邢程介紹,全省目前已有80余家公立醫院開設體重管理相關門診。“小葉醫探”了解到,下一步,我省還將推出10項專項行動,通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聯動,助力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預防控制超重肥胖,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
啟動儀式現場
應定期測量體重,并做到“三知一管”
體重是健康的“預警雷達”,體重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癥也和體重異常有一定的關聯。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超一半的成人和近五分之一的兒童青少年面臨超重肥胖的困擾。若不加干預,預計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攀升至65.3%,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達31.8%。
“這也提醒我們,給體重‘減負’,不僅是給身體卸下超重的枷鎖,也是給家庭筑牢幸福的堤壩,更是為‘健康安徽2030’積蓄澎湃動能。”安徽省衛健委黨組副書記、主任邢程呼吁,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每位公民都應定期測量體重,減少不健康食品攝入和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曉健康體重標準、知曉自身體重變化、知曉體重管理方法,科學管理自身體重)。
同時,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人員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把《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金標準”轉化為指導基層實踐的“明白紙”,讓群眾精準使用“減重處方”。企業要開發更多“皖味”健康食品,社區打造“15分鐘健身圈”,學校開設“體重管理小課堂”,讓每個角落都成為健康體重的“加油站”。
安徽80余家公立醫院開設體重管理門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一時之間讓“體重管理”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安徽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早在2024年12月,安徽省衛健委等15部門就聯合印發了《安徽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今年3月,我省進一步細化了“路線圖”,從科普宣傳、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體重管理門診設置等多維度全面推進體重管理年活動。4月啟動了第十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推動全民健康與全民健身有機融合。
兒童青少年在活動現場體驗健身操
據了解,目前,全省已有80余家公立醫院開設體重管理相關門診,省屬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基本實現全覆蓋。不久前,安徽省體重管理專科聯盟正式成立,全省144家醫療機構將通過學科共建、人才培養、醫療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體重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是體重管理的重要關口。當前,安徽正大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體重管理納入簽約服務,家庭醫生將帶著“移動健康小屋”走進社區,讓“健康體重 一起行動”的理念從文件走向生活。
安徽推出10項體重管理專項行動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體重管理需要“多部門協同、全社會聯動”。
今年4月,安徽省衛健委印發了《安徽省“體重管理年”10項行動(2025年)》,包括“健康安徽·重在行動”體重管理年系列全媒體宣傳專項行動、“青春護航·健康體重”兒童青少年體重管理專項行動、?“銀齡安康·體重頤養”老年人體重管理專項行動、“母嬰安康·體重護航”孕產婦體重管理專項行動、“體重門診·規范減重”醫院體重管理門診建設行動、“醫防融合·體重筑基”基層體重管理融合行動、?“岐黃調衡·體重養生”中醫藥體重管理專項行動、“健康政務·體重優控”機關科普宣傳專項行動、“健康體重·衛健先行”衛生健康系統專項活動和“健康食堂·輕盈生活”體重管理計劃等10項專項行動。
未來,安徽也將以10項行動為抓手,持續深化體重管理“社區行”、孕產婦體重管理科普課堂、中醫體重管理健康講堂等工作,廣泛建立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提升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讓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實現體重管理從“治已病”到“防未病”的“皖”美躍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