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雖然“陪爬”服務早已興起,卻一直屬于小眾圈子。近日關于"泰山26歲陪爬員年入30萬"的新聞引發熱議后,登山陪護服務才徹底走進公眾的視野。“陪爬”者既可以兼職賺錢,也可以拓展社交面。而購買“陪爬”服務的游客也可以在一種沉浸式旅游和臨時性、短暫性的淺社交中將情緒價值“拉滿”。
大皖新聞記者通過小紅書等平臺注意到,作為擁有眾多名山景區的安徽也已有衍生出不少“陪爬”服務內容涵蓋行程規劃、情緒支持等多元需求。
小紅書上的“陪爬”帖子
兼職陪爬:拍照、拿包,提供各種情緒價值
“我一般會在周末的時候帶隊走一些合肥周邊的戶外山地線路,”35歲的天賞本職工作是一名景觀工程師,然而在閑暇之余他的另一身份便是安徽某戶外旅行平臺的兼職領隊。天賞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無論是自己的興趣和還是曾經的專業,都支撐著他在業余抽出時間,成為一名兼職領隊去引導更多人科學、安全地參與登山這項運動,“我大學便是自然資源相關專業,也跟隨自然資源科考隊參與過一些戶外考察工作,同時我也考取了中國登山協會戶外指導員證書。”
在參加工作后,戶外登山一直是天賞放松自我、親近自然的重要方式,“但戶外登山多了我發現隨處亂丟的垃圾、時有發生的登山意外都讓我覺得該做點什么去改善戶外登山的環境,”2023年,天賞選擇加入到簡直領隊的隊伍之中。天賞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簡直領隊首要的任務便是保障所有的隊員的安全,“每條線路都自己都要走上一兩遍,根據線路的難易程度去設置中途的休息點、提前架設一些安全輔助繩等,還有就是攜帶隨身的急救包。”天賞稱,絕大多數人在登山時遇到的更多是情緒問題,除了安全問題領隊也需要掌握一些技能來給隊員們提供一定的情緒價值,“你需要給隊員拍美美的照片,給他們加油鼓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p>
阿蘭也是眾多在小紅書上發帖提供“陪爬”服務的一員,“我之前是待業窗口期,偶然之間發現了‘陪爬’這一新的領域,所以便嘗試著發布了一些帖子。”阿蘭從事這一工作已經兩個多月了,據他介紹省內陪爬主要是去黃山、九華山等地方,目前還沒有接到去省外的訂單,“去省外的話,需要客戶報銷差旅費?!卑⑻m直言除去個人興趣外,選擇“陪爬”也是為了賺錢,“日爬費用是399元,夜爬費用是599元??蛻粜枰戎Ц抖ń穑赖缴巾敽笤俑段部?。”此外阿蘭還補充說明無論是自己的門票還是客戶自身的門票以及往返路費,均需由客戶自行承擔。對于這樣的定價,阿蘭解釋道,“我在‘陪爬’中會幫游客背包,拍攝,講解還有提供必要的情緒價值,讓客戶在攀登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p>
民宿老板:開設陪爬業務,可定制各類線路
在黃山經營民宿的黃先生,自2023年下半年起就開展了陪爬服務,黃先生告訴記者,他本身就是國家隊運動員退役,退役以后發福便開始通過爬山來減肥并在此過程中熱愛上爬山,“除去民宿的日常經營,余下的時間黃先生就會充當陪爬員?!?/p>
黃先生向記者介紹,“陪爬”報價一般根據行程范圍有所浮動,“我會根據客戶要去的山岳給出一個總體報價。比如,黃山周邊200公里內,收費為1500元/人;如果跨省組隊,如去武功山,一般需要6人成團,人均800元。客戶需要提前付全款。”大皖新聞記者瀏覽多篇帖子了解到,日爬服務的費用普遍在200元至600元之間,而夜爬服務的費用則在此基礎上上浮100元至200元不等。對于其明顯高出不少的價格,黃先生也向記者進行了解釋,其服務包括高鐵站、機場接送,山頂高端民宿住宿、拍攝以及景點介紹等,但景區門票、索道等費用仍需客戶自理。不過黃先生告訴記者,陪爬人員所需的門票、索道票等其他相關費用,則無需客戶額外支付。
談到陪爬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時刻,黃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一定是爬天都峰的時候。因為天都峰比較險峻,然后很多客戶都是恐高。這時候都需要我去拉著她們給她們鼓勵上去?!睂τ谡衅概闩绬T的標準,黃先生則表示,陪爬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體能,還需要有耐心和責任心,要確??蛻粼诘巧竭^程中的安全與體驗,給客戶提供良好的情緒價值。黃先生笑著告訴記者,通過陪爬他往往也會與客戶建立融洽的關系,“我的很多客戶現在跟我都成了好朋友,即使爬山回去后她們也會跟我買一些農產品和一些黃山特產?!?/p>
記者手記
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陪爬”服務從山岳景區的小眾需求演變為現象級消費。從泰山到黃山,從業者以“情緒價值”為賣點,為游客提供陪伴、講解、拍照甚至情感支持,收費動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這場看似浪漫的山野生意背后卻也隱藏著新興服務行業的模糊邊界與潛在風險。陪爬經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但其發展仍處于“灰色地帶”,當前行業缺乏統一標準,差異化定價的背后卻是相似的服務內容。更值得警惕的是,服務雙方權責界限模糊:陪爬人員的安全保障、客戶隱私保護、服務糾紛處理等均無明確規范。例如,若陪爬途中發生意外,責任如何劃分?若客戶對情緒價值“不買賬”,服務質量又該怎樣量化?這些問題若得不到解決,不僅沒法實現登山過程中的情感釋放,反而會引發一系列消費爭議。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實習生 童春薇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