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蛇年春節,當人們圍坐桌前共享團圓時,在安徽當涂閘樞紐工程的施工現場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選擇堅守崗位,用汗水詮釋責任與擔當。電焊工蔡東衛便是其中的一員。
施工現場
蔡東衛是安徽水利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名資深電焊工,多年來輾轉于各個項目,練就了一手精湛的焊接技術。今年春節,他留在當涂閘樞紐工程的建設一線。“工程到了關鍵時期,我多干一點,就能讓項目往前推一點。”他深知,當涂閘樞紐工程對當地意義非凡,它是提升防洪、灌溉、航運能力的關鍵工程。
除夕清晨,蔡東衛早早來到崗位。他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拿起那把陪伴他多年的電焊槍,準備開啟新一天的工作。施工現場,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蔡東衛站在腳手架上,專注地盯著眼前的焊接點。他的工作區域位于閘體的關鍵部位,每一條焊縫都直接關系到閘體的堅固程度和使用壽命。他小心翼翼地移動著電焊槍,刺眼的弧光閃爍,四濺的焊花在灰暗的建筑材料映襯下,如同夜空中綻放的煙花,絢爛而奪目。
焊接過程中,蔡東衛全神貫注,眼睛緊緊盯著焊接點。他的雙手穩健而靈活,精準地控制著焊接的速度和角度。每一道焊縫,他都要反復檢查,確保牢固、平整,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的細微瑕疵。遇到復雜的焊接部位,他會停下來,仔細研究圖紙,與一旁的技術人員交流探討,直至找到最佳的焊接方案。
中午時分,工地食堂飄來飯菜的香味。簡單吃過午飯,蔡東衛沒有休息太久,又回到了崗位上。冬日的午后,陽光雖暖卻帶著絲絲寒意,蔡東衛的雙手被凍得通紅,但他絲毫沒有在意。
夜幕降臨。項目部特意為堅守崗位的工人們準備了年夜飯。蔡東衛和工友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談論著各自的家鄉和親人。蔡東衛的家在幾百公里外,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正盼著他回家團聚。“已經好幾年沒陪家人過年了,心里肯定想家。”蔡東衛輕聲說道,“但這里更需要我,等工程完工了,再好好陪陪他們。”
吃完年夜飯,項目部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工地春晚”。工人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唱歌、跳舞、講笑話,現場熱鬧非凡。蔡東衛也上臺唱了一首家鄉的民謠。
在當涂閘樞紐工程的施工現場,像蔡東衛這樣堅守崗位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為了同一個目標而默默付出。當涂閘樞紐工程在這些建設者們的努力下正穩步推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毛玥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