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人文講壇丨詩話滁州:山水名郡 詩酒風流

滁州,自古為南北交通要沖,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形兼吳楚、氣越淮揚”“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美譽。早在先秦時期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區),三國設鎮,南朝建州,隋朝始稱滁州,因滁河(涂水)貫通境內,又“涂”通“滁”,故名為“滁州”。

滁州歷史悠久,人文昌盛。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讓我們一起跟著詩詞“游”滁州。

講席嘉賓

武道房   安徽師范大學學科領軍人才、文學院教授,中國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莊子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碩士生導師,元明清文學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導師。

王陽明在滁留詩36首

明正德七年(1512),著名哲學家王陽明任職南京太仆寺少卿,治所在滁州,負責督理馬政。他在滁州共計半年時間,留下36首詩。據《王陽明年譜》:“滁山水佳勝,先生督馬政,地僻官閑,日與門人遨游瑯琊、釀泉間。月夕則環龍潭而坐者數百人,歌聲振山谷,諸生隨地請正,踴躍歌舞。舊學之士皆日來臻。于是從游之眾自滁始。”

正德九年四月,王陽明升任南京鴻臚寺卿。他在滁州講學半年,與滁州學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眾人送他到南京任職,一直送到江浦,已是日暮時分,仍依依不舍,一定要候陽明渡過長江后才肯返回。陽明作詩《滁陽別諸友》促之歸曰: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復來滁州。相思若潮水,來往何時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見泉水,隨處無弗得;何必驅馳為?千里遠相即。君不見堯羹與舜墻,又不見孔與跖對面不相識?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門轉盼成路人。

由此可見王陽明對滁州的情感以及與滁人的學術淵源。(“堯羹舜墻”取典于《后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于墻,食則睹堯于羹。”)

關于瑯琊山的第一首詩

瑯琊山在滁州市西南部,古稱摩陀嶺,因晉元帝司馬睿稱帝前封為瑯琊王“嘗游息是山”,遂名。瑯琊山景物主要在瑯琊寺、醉翁亭二區。原來山巔有南天門及亭閣,今已不存,但自然風光仍然壯觀。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宋太宗至道元年(995),王禹偁以謗訕朝廷的朝廷的罪名貶知滁州,寫下《瑯琊山》一詩:

連袤復岧峣,峰巒架泬寥。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杉影拏云暗,泉聲出竹遙。廟碑傳漢祖,寺額認唐朝。

旱歲時沾稼,靈蹤合禁樵。詩章因我盛,屏障遣誰描?

近住人多秀,頻登酒易銷。圖經標八絕,潛霍合相饒。

作者自注:“唐賢游者多矣,無瑯琊山詩。”可見,這大概是歷史上關于瑯琊山的第一首詩歌。

武道房說,這是一首出色的瑯琊山游覽詩。有山景總括,如“連袤復岧峣,峰巒架泬寥”。有遠觀,如:“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有具體景致,如“杉影拏云暗,泉聲出竹遙”;“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不僅具體,還有此地適合修道的深層意思。有歷史回顧,如“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有人文景觀,如:“廟碑傳漢祖,寺額認唐朝”。還寫了太守的職責,以及對瑯琊之美的評價和感嘆。全詩意象繁復,描繪如畫,并富有情韻。

曾鞏,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著名古文家。慶歷七年(1047),曾鞏來到滁州拜見其師歐陽修,寫下了《奉和滁州九詠》等詩篇,其中第四首為《瑯琊溪》:

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

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閧時不出游?

“曾鞏‘九詠’與歐詩、歐文共同描繪瑯琊風情,傳達醉翁神韻,抒發文人情懷,為滁州文化增添深厚的底蘊。”武道房說。

歐氏創作足以使滁州成文化圣地

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3公里的瑯琊山中,系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秋至六年冬山僧智仙所建。當時,歐陽修謫任滁州太守,常與賓客到此飲酒賦詩,自號“醉翁”,遂以此為亭命名,并作《醉翁亭記》一文傳世。亭因文名而益彰。亭后有二賢堂,祀滁州名宦王禹偁、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永豐縣(今屬江西)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旗手,唐宋八大家之一。有《題滁州醉翁亭》一詩:

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

但愛亭下水,來從亂峰間。聲如自空落,瀉向兩檐前。

流入巖下溪,幽泉助涓涓。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

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所以屢攜酒,遠步就潺湲。

野鳥窺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

唯有巖風來,吹我還醒然。

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旋遭失敗。歐陽修因支持新政,被守舊派排擠出朝,又受外甥女張氏事牽連,由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按察使,貶知滁州。“他在滁州共寫下64首詩,另有古文60篇。僅歐氏創作就足以使滁州成為文化圣地。”武道房說。

此詩作于慶歷六年(1046),時年歐公40歲。詩中可見其宦海風波給他造成的心靈創傷,詩風一改早年的豪邁踔厲,改為幽獨之趣。同時亦不失樂觀和清醒。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為散文史名篇。此文連用21個“也”字,通篇貫之一個“樂”字,寫游人與太守同樂。駢散交錯,音調諧和,堪稱一篇散文詩。文與詩堪稱雙璧。“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詩文在寫山水之樂的同時,實寓有以樂解憂的悲涼。“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這些句子的背后,仍可體會出遷謫的無奈和悲感。

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人,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詩人,在詩歌史上與歐陽修并稱“歐梅”。并無文獻證明梅堯臣曾到過滁州,但通過讀摯友歐陽修的滁州詩文,亦寫下《寄題滁州醉翁亭》詩:

瑯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使君愛泉清,每來泉上醉。

醉纓濯潺湲,醉吟異憔悴。日暮使君歸,野老紛紛至。

但留山鳥啼,與伴松間吹。借問結廬何,使君游息地。

借問醉者何,使君閑適意。借問鐫者何,使君自為記。

使君能若此,吾詩不言刺。

葛立方《韻語陽秋》評贊梅詩體現歐文精神,“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歐公之文得梅擬而愈重”。

來安五湖山景色如畫

五湖在來安縣城東北十八里,有山名為白禪山,山下有白禪村,村前有五湖。現已淹沒,但“環秀”依舊。故此山又稱五湖山。

尹夢璧,湖州人,生卒年不詳。明天啟元年(1621)由貢生任滁州判官。清光緒《滁州志》謂其“有逸才,不屑簿書間,所至多題詠。”有詩《五湖環秀》:

綠楊芳草帶平湖,繞岸青山總畫圖。

秀色每于晴后見,嵐光乍入雨中無。

豈緣詩酒妨公事,暫領芳菲狎酒徒。

彩鹢莫嫌歸路暝,峰頭明月堪醉呼。

此詩寫來安五湖的秀美景色,詩如畫圖,且具變幻之美,同時體現了詩人的詩酒浪漫情懷。

“滁州山川秀麗,古跡眾多,是安徽旅游資源大市。”武道房說,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詩作,很多是文學史上的名篇,有的還進入中學課本,如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詩等,這些已成為中國人的文化標志和永恒的鄉愁。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編輯 彭玲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人文講壇丨回應美好生活需要所應有的德育

如果有一個詞叫“美好生活”的話,它里面一定包括“美好教育”。

安徽人文講壇丨11月10日,詩話滁州

滁州作為山水名郡、詩酒風流地,為安徽建設旅游文化大省提供了豐厚的資源

安徽人文講壇丨本期走進高校講“德育”

一方面,應當加強基礎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教育,以構建回應新時代需要的德育內容體系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赞皇县| 繁昌县| 海城市| 浦城县| 万源市| 茌平县| 卓资县| 江永县| 黄陵县| 称多县| 房山区| 唐山市| 五峰| 乐至县| 满洲里市| 通州区| 且末县| 从化市| 南阳市| 崇明县| 博客| 泰州市| 呼图壁县| 临夏市| 垦利县| 石渠县| 青冈县| 永州市| 抚宁县| 伊金霍洛旗| 汨罗市| 田阳县| 大荔县| 安多县| 库尔勒市| 西贡区| 泊头市| 夏河县| 南丹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