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社會整體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物質豐裕的時代”。順應物質豐裕的時代來臨的歷史大勢,中國教育發展的內在邏輯也會有相應的范式上的轉變。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將就“德育”展開具體內容。
對于中國德育來說,學校教育及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都應當努力在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兩個方面實現品質的提升。一方面,應當加強基礎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教育,以構建回應新時代需要的德育內容體系;另一方面,應當讓中國德育成為專業的德育、審慎的德育、美好的德育,以實現中國德育在教育形態上的歷史轉型。
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將于10月13日在合肥師范學院錦繡校區圖書館七樓多媒體教室舉行,大皖新聞視頻號同步直播。
嘉賓介紹
檀傳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京師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學術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全國德育學術委員會榮譽理事長、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等。曾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著作一等獎等。
著有《德育美學觀》《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教師倫理學專題》《公民教育引論》《浪漫自由與責任:檀傳寶德育十講》《勞動教育論要》《先生之德風》《時代與邏輯:檀傳寶教育隨筆》等學術著作十余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詩文自選集《作為一棵風中的樹》《落槐花》。主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我的家在中國》、青少年勞動教育讀本《你不全知道的勞動世界》等。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