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農歷九月母蟹蟹黃飽滿,十月公蟹膏滿流黃。當下正是螃蟹肉質肥美、口感最好的時節。近期,隨著大閘蟹大量上市,全國多地螃蟹價格出現了“大跳水”。目前池州螃蟹價格如何,記者近日走訪了主城區部分水產店一探究竟。此外,網上因吃蟹不當進醫院的案例時有發生,我們又該如何健康吃蟹,來看專業人士的解答。
螃蟹進入最佳品嘗期 市場價格有所下降
“現在螃蟹價格降低了不少,剛上市的時候螃蟹價格是100元/斤,現在母蟹80元/斤,公蟹65元/斤。”池州主城區翠微苑菜市場水產攤攤主錢大姐介紹道,“每年螃蟹在中秋前后上市,能一直賣到過年,不過現在是螃蟹品質最好的時候。”
池州主城區平湖路上的大閘蟹店店主儲成旺也表示近期螃蟹價格有所下降,“平均每只螃蟹的價格降了5元左右,比如之前一只4兩的螃蟹要賣35元,現在就賣30元左右。”儲成旺還表示,現在正是吃蟹的時節,銷量相較之前也有所上升。
池州主城區東湖中路上的水產店店主吳義華介紹,現在店里最貴的螃蟹是160元/斤,最便宜的差不多100元/斤,個頭小的會便宜點,與剛上市時相比大概便宜了三四十元一斤。“螃蟹價格每年都差不多,基本到十月就穩定下來了,但今年螃蟹價格波動比較大,不太穩定。”
又是一年蟹肥時,價格變得越來越美麗,所以市場上螃蟹的銷量近期也明顯在增加。在池州城區東湖路上一家水家店內正在選購螃蟹的劉女士表示,這個季節螃蟹的品質好、口味也比較好,家里人也都愛吃,“所以每周幾乎都會買上一些回家美餐一頓。”
系高脂高蛋白美食 吃蟹要注意方式方法
螃蟹價格越來越親民,品質也到了最佳期,已然成為了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但若未正確食用也易引起不適。據了解,每年這個季節都會有人因為吃蟹不當進醫院。據媒體報道,合肥曾有位40多歲的男子在和朋友聚會期間連著吃了七八只螃蟹之后出現了劇烈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入院后檢查發現血脂嚴重超標,最后被確診為高脂血癥胰腺炎。
我們該如何正確、健康地吃蟹呢?吃蟹不當真的會引發胰腺炎嗎?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斌介紹,吃蟹不當確實可能會引起一些過敏反應,或是導致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癥狀,甚至引發急性胰腺炎。
據吳斌介紹,螃蟹屬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一次性攝入過多會促使胰腺大量分泌胰液來消化這些物質,而當胰液分泌過多過快時,則可能會引起胰管堵塞,進而引發胰腺炎。輕癥胰腺炎的主要癥狀是腹痛、嘔吐、腹脹,一旦發展為重癥胰腺炎,則會引起胰腺的出血、壞死,并發其他器官的衰竭,在ICU里重癥胰腺炎的死亡率能夠達到30%-40%。
吳斌提醒,吃蟹前首先要確保螃蟹要徹底被烹飪熟透,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螃蟹,以防寄生蟲或細菌感染;其次,食用前應將螃蟹各個部位仔細清洗干凈,避免食用螃蟹的內臟如蟹腮、蟹嘴、蟹心等部位;最后,要適量食用,不宜過量,建議每天食用螃蟹的數量不要超過兩只。
此外,一般來講,螃蟹不能與高脂食物如花生、富含維C的食物如柚子等同時食用。螃蟹也不能與柿子、葡萄等富含鞣酸的食物共同食用,螃蟹中的蛋白質容易與鞣酸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胃結石。與此同時,由于螃蟹本身性寒,因此也不適宜與西瓜、梨等寒性食物一起食用,一同食用可能會加重胃腸道的刺激,導致脾胃虛寒。
吳斌還表示,易過敏者、痛風患者、脾胃虛寒者以及膽囊炎、膽道結石患者和高膽固醇、高血脂、冠心病患者等人群應盡量避免食用螃蟹,以免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螃蟹不僅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但大家一定要正確食用,才能更好地享受這份美味。”
許琦琦 大皖新聞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