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秋風送爽,蟹腳漸肥,螃蟹漸成為各地市民餐桌上的佳肴。不過,近日大皖新聞記者在池州主城區部分水產店走訪時發現,今年夏季罕見的持續極端高溫天氣,給大閘蟹的生長帶來了嚴峻挑戰。受此影響,今年大閘蟹的體型、銷量以及市場價格均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前期高溫天致大螃蟹空殼率上升
凌晨時分,池州主城區仍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但在池城平湖路上的一家陽澄湖大閘蟹店內,老板儲成旺已悄然開啟了新一天的忙碌。凌晨兩三點鐘,當物流車緩緩駛入店鋪,一筐筐鮮活的螃蟹被卸載下來,儲成旺便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清洗工作中。放水、準備清洗工具,儲成旺熟練地操作著,將一只只螃蟹仔細清洗干凈。時針悄然轉動,轉眼已至清晨,儲成旺打開店門,迎接新一天新一批顧客的到來。
儲成旺從事螃蟹生意已有六七年的時間,但今年他卻發現并遭遇了格外棘手的問題:由于今年前期氣溫持續偏高,螃蟹的生長速度明顯放緩。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中秋節時,多數螃蟹尚未達到成熟狀態,尤其是重量偏大的四兩螃蟹,空殼現象尤為突出。因此儲成旺暫時停止了這類螃蟹的進貨。
“往年這個時候,四兩的螃蟹已經上市了,但今年由于因為前期氣溫太高,螃蟹生長緩慢,個頭都比較小,所以我們現在主要賣的是三兩五的螃蟹,每只售價在40元左右。”儲成旺介紹。
高溫恰逢蛻殼期,螃蟹個頭小市價高
與儲成旺的遭遇相仿,池州主城區的老萬螃蟹也遭遇了相似的情況:今年的螃蟹上市時間較往年推遲了幾天,且大個頭的螃蟹數量明顯減少。老萬螃蟹,這家在池州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字號,憑借著精湛的養殖技藝,一直堅持自養自銷,目前在池州已有了多家店鋪。
“大閘蟹在成長過程中,要歷經七次蛻殼,每一次蛻殼后它們就會長大一些。”東路中路店的店主吳義華告訴記者,“但今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卻給大閘蟹的養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高溫降低了大閘蟹的食欲,減少了它們的營養攝取,從而導致它們的生長速度明顯放緩,蛻殼時間也相應推遲。”據介紹,由于生長周期延長,目前的大閘蟹肉質還相對稚嫩,未完全成熟,這在運輸過程中無疑又增加了死亡率,導致今年的折損率也異常高。
因此,與往年相比,今年上市的螃蟹普遍體型偏小,且市場價格更高。“以前我們店都是大個頭的螃蟹賣得更好,但今年情況實在特殊,大體型螃蟹數量少,加之高溫導致死亡率大幅上升,我們也不敢輕易進貨。”目前,吳義華店里主要供應的也是三兩五規格的螃蟹,價格大約在150元一斤左右,三兩的螃蟹售價約為130元一斤。
“今年中秋節期間,螃蟹的價格每斤比去年要高出20-30元左右。”吳義華說,“不過,根據以往經驗,節后或者后期當螃蟹大量上市時,價格通常會下降20元左右。當然,螃蟹的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年的行情都有所不同,也是一年一個價。”
小體型螃蟹價格親民受青睞
盡管今年螃蟹市場面臨了一些新的挑戰,但在池州主城區毓秀門菜市場的水產攤位上,攤主吳春紅的生意并未受到太大影響,攤位前的顧客絡繹不絕。攤位上,各式規格的大閘蟹整齊地擺放著,等待顧客的挑選。
吳春紅介紹說,中秋節前后,正值螃蟹新鮮上市,是大家品蟹嘗鮮的絕佳時機,因此她的攤位迎來了銷售的高峰期。加之老主顧多且開店時間長,她的攤位在中秋節當天更是賣出了200多斤螃蟹。
“我這里螃蟹規格主要有二兩、二兩五、三兩和三兩五的。其中二兩五和三兩的這兩種規格賣得最好,像二兩五的母蟹目前售價大約在60元一斤左右,而3兩的大約在80元每斤。”吳春紅家的螃蟹雖然沒有特別大的規格,但憑著大小適中和親民的價格,較好地滿足了周邊市民的大部分需求。“我家的螃蟹都是從江蘇高淳進貨的,雖然比不上那些大品牌,但在價格上卻更加經濟實惠,因此深受顧客喜愛。”
盡管眾多市民熱衷于嘗鮮,但吳春紅也表示,當前螃蟹還是處于初上市階段,其肉質尚未達到完全飽滿狀態。預計到9月底,螃蟹的品質會有所提升,蟹肉也將更加豐盈。
胡甜甜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