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16日上午9點整,淮宿蚌城際鐵路淮河特大橋主跨成功合龍,標志著淮河最大跨度鐵路橋以主跨248米雄姿成功跨越淮河,淮宿蚌城際鐵路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淮宿蚌城際鐵路淮河特大橋全長10738米,其主橋長497.5米,跨徑布置為(124+248+124)米預應力混凝土矮塔斜拉結構形式,橋址距下游的京滬高鐵淮河大橋約1000米,是全線重難點工程之一。主橋雙墩扎根于淮河之中,高達47.1米的兩座主塔矗立其上,塔頂設有10對斜拉索連接29個主梁節段,構建出簡潔大氣的整體造型,是目前淮河已建成跨度最大的鐵路橋。
“我們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創新改進工裝工藝工法,先后攻克深基坑圍堰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主梁工后徐變控制、大跨度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橋梁線形控制等重大技術難題,為大橋建設提供技術保障。”中鐵十二局淮宿蚌城際鐵路站前V標項目三分部現場負責人程順榮說。
淮河特大橋主跨橋址處淮河河道為規劃Ⅱ級航道,橋基被深厚淤泥層覆蓋,軟硬泥層交替,圍堰下沉精度控制難,水文地質復雜,大橋主跨采用何種形式跨越我國七大江河之一的淮河主河道是一大設計關注點。“我們在比選3種設計方案的基礎上,考慮到建設成本、運營維養等綜合因素,最終采用主跨248米的預應力混凝土矮塔斜拉結構形式上跨淮河。”中鐵上海設計院淮宿蚌城際鐵路橋梁專業負責人阮白一說。
在淮河中施工,生態環保要求高。建設團隊堅持綠色施工,采用專用制漿船制備,將泥漿從入孔到回流實行全鏈路封閉管理,產出的泥渣統一集中處置;混凝土拌和站使用全覆蓋自動沖洗和揚塵降噪系統,結合自主研發的廢水廢渣分離設備,達到“上有噴淋降塵、下有智能沖洗、雨水按需收集、污水全部處理”,全力打造環保示范工程。
淮宿蚌城際鐵路位于安徽省北部,線路起自淮蕭聯絡線淮北北站,沿途向南經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終至京滬高鐵、合蚌高鐵共線車站蚌埠南站,正線全長約16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沿線設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雙堆集、固鎮南、蚌埠南6座車站,其中淮北北站、蚌埠南站為既有車站。
淮宿蚌城際鐵路是一條以區域城際功能為主,兼顧路網功能的高速鐵路,北端通過淮蕭聯絡線連接鄭徐高鐵,南端連接京滬高鐵、合蚌高鐵。淮宿蚌城際鐵路建成運營后,將成為皖北城市群連接合肥都市圈及滬寧杭等地區的便捷通道,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完善區域城際快速鐵路網布局,密切皖北城市群與合肥都市圈聯系,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許文峰 徐承澤 雷昊 況士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