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公安部舉行第六屆全國警犬技術比賽,在這次 “警犬界奧運會”中, 全國38支參賽隊伍,255名人員、219只警犬參加本次對決。來自安徽馬鞍山的王康和警犬喬治參加了此次大賽中的搜毒項目。該項目首次采用“雙盲”模式,競爭激烈。4歲的喬治,是一只太倉犬,是此次大賽首次亮相的本土犬種之一。
搜毒項目首次采用“雙盲”模式
一聲令下,訓導員和警犬迅速出發。來到可疑車輛前,警犬隨即展開嗅別,車底、尾箱、輪胎、車內角落等一一初查和復查。發現可疑物,警犬向訓導員示警。經檢查,原是虛驚一場,是一瓶洗發水。
這一幕,是第六屆全國警犬技術大賽的現場,該賽事被稱為“警犬界奧運會”。10月28日,回憶起剛結束的大賽,馬鞍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警犬防爆大隊的王康告訴記者,此次是4歲的警犬喬治是首次參賽,而且是全國大賽。在賽前,喬治從全省警犬中脫穎而出,經歷了合肥4個月的集訓,北京半個月的訓練。“每天6點左右起床,每日大概6個小時的訓練,各類毒品搜索都要練,還有抗干擾訓練等科目。”
王康介紹,今年大賽設置8個比賽項目,他和喬治參加搜毒項目,該項目首次采用“雙盲”模式。“首先,目標物數量設置為0-2個,也意味著存在3種可能的結果,搜毒目標物可能是0。”王康介紹,此次毒品目標物也分為4種,比賽隨機抽取3種,同時隱藏不少于2種干擾物,“比如火腿腸、餅干等誘惑性氣味(干擾),肥皂、洗發水等刺激性氣味(干擾)。”
王康坦言,“在完全未知條件下進行,比賽既是對專業警犬技術的考驗,也考驗著訓導員和警犬的心理。”
“在日常的訓練中,對抗性和強度可能要加強。”王康總結到,面對今年“難度很高”的比賽模式,喬治抽到的目標物數量為“0”,雖然最后錯誤示警,但全程表現非常認真,“我們會認真總結經驗,積極備戰下一屆(大賽)。”
警犬和訓導員是戰友,也是親人
此次大賽,除了昆明犬、德國牧羊犬、馬里努阿犬等我國主要的警犬品種參賽,還有三位新伙伴首次亮相:我國本土犬種西藏林芝獵犬、太倉犬和廣西山地犬。而喬治,即是一只太倉犬。
“太倉犬的特點是體型小,能夠適應南方濕熱的環境。”王康向記者介紹,它同時耐高溫,耐力好,興奮性好。警犬訓練是一套科學完備的程序,每只犬必須完成規定的科目訓練和考核。在王康看來,太倉犬喬治學習能力也很強,“七八個月大來的,參訓了6個月,就具備了初步的作業能力。”王康說,現在相處了3年多,喬治4歲了,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警犬。
作為訓導員,同時要進行清潔犬舍、物品回收等,“一次訓練從準備到完成,至少要兩個半小時。”王康說,警犬技術是一項細致活,必須嚴謹和細心,“因為氣味很容易受到干擾和破壞。”當喬治完成規定的動作時,他也會給予獎勵和表揚。
警犬和訓導員是戰友,也是親人。“喬治的名字,是我家孩子起的。”王康對喬治的愛好十分熟悉,它喜歡玩各種會響的玩具,喜歡吃各種好吃的,夏天訓練完,喜歡窩在水盆里,“也喜歡往空調房里跑,有一次在合肥集訓,訓練完他直接帶著我往休息室沖,要去吹空調。”
記者采訪了解到,從警十多年,王康此前帶過兩只史賓格犬,也是兩只功勛犬,已經退役。“除了喬治,我目前還帶一只東德牧羊犬,他倆不能見面,見面容易打架。”他笑著說。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有關負責人此前受訪時表示,到2025年,將實現省級公安機關警犬基地全覆蓋,地市級公安機關警犬工作機構全覆蓋;到2035年,基本形成指揮體系順暢、警種協作有力、犬種資源充足、科研技術領先、實戰效能突出的警犬工作新格局。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受訪者供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