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以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5月7日,安徽省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場所容易出現聚集性/暴發疫情。
安徽省疾控中心提醒,托幼機構和學校要切實落實每日晨、午檢工作,如發現發熱、出疹等癥狀兒童,應立即通知家長,及時送診。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記,一旦發現發熱、出疹病例異常增多,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日對兒童玩具、衛生用具、餐飲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每日對廁所進行清潔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同時,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兒童高頻次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兒童午休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需經常放置在室外陽光下晾曬。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并配備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兒童按照7步洗手法正確洗手,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確診手足口病后需根據醫囑住院治療或居家觀察,不要帶病上學。居家觀察時限為自患兒被發現起至癥狀消失后1周,在此期間患兒應盡量避免外出,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玩耍。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出現聚集性或暴發疫情的托幼機構和學校應配合衛生部門采取停課等疫情防控措施。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