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高清的三維立體視野中,主刀醫生操控著機器人,細致地分離食管的周邊組織,切除食管惡性腫瘤,精準清掃腫瘤的區域淋巴結……3月26日,上海市胸科醫院專家聯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團隊,共同為一名經降期后的食管癌患者,在手術機器人輔助下進行“頸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據悉,該項技術填補了合肥市級醫院胸心外科食管領域的空白。
“患者的食管癌處于晚期,原本已無法進行手術。在為患者進行免疫聯合化療后,順利縮小了癌腫,達到了降期目的,爭取到了手術機會”。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廣德路院區胸心外科副主任孫明介紹,為了給患者提供更高效精準的外科治療,邀請了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心外科李志剛團隊的李春光主任共同為患者進行了手術。
據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心外科(食管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春光介紹,手術首先需在胸腔用機器人游離食管以及清掃縱隔淋巴結;緊接著在腹腔鏡下對胃進行游離,“人造”出一個與食管相似的“管狀胃”,同時清掃腹腔區域淋巴結;最后切除長有腫瘤的胸段食管,將頸段食管與“管狀胃”進行吻合,采用“胃代食管”的方式,重建上消化道。手術難度不僅在于要切除食管腫瘤、消化道的重建吻合,還因為這位患者存在廣泛的胸膜黏連、胃左動脈旁的巨大腫大融合淋巴結,需要進行手術分離和清掃。
術中,手術團隊發現患者胸膜黏連嚴重,且腫瘤已發生淋巴結轉移,操作稍有不慎就會損傷神經、造成術中、術后出血。借助手術機器人靈活、精準的特性,李春光主任帶領手術團隊經過精細操作,順利完成癌腫切除、區域淋巴結徹底清掃,達到癌腫根治術的要求。
據悉,食管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世衛組織統計,在我國食管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五位,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第四位。手術切除是食管癌患者受益最大的治療方法,食管癌手術也是胸外科最為復雜的手術之一。食管癌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典型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難,發病與飲食行為、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誘發的危險因素包括長期飲酒、喜歡吃熱燙食物、經常吃腌制食品等。預防食管癌,除了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非常重要。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通訊員 胡小麗 朱沛炎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