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要實現長三角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一體化,就迫切需要安徽的頭部醫院在醫療技術水平、能力上追趕上長三角的醫院;高校學生應當更加務實,不要好高騖遠,企業也應當積極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培訓,而不是拿來“急用”……3月3日晚,2024全國兩會安徽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中采訪,全國政協委員劉連新、錢家盛就民生領域熱點話題接受媒體提問。
全國政協委員劉連新:
安徽頭部醫院追趕“長三角”
全國政協委員劉連新接受采訪。
“許多群眾選擇大型公立醫院就診,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就醫習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連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群眾去大醫院、名醫院就診,是對健康的期盼和需求,可以理解。重要的是如何有序引導老百姓進行分級診療,爭取做到小病不出縣、不出市,大病不出省。
劉連新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能力的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水平。在城市,讓社區醫院與市級、省級大學的附屬醫院建立有效的醫療聯合體;在縣城,以縣級醫院為龍頭,建立縣域醫共體,不僅可以有效布局醫療資源,還能讓老百姓享受到均等的醫療服務。劉連新說,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還需要國家在醫療資源的布局上下功夫,通過政策的導引和機制的激勵,使更多公立醫院的醫生走到基層醫院去,讓老百姓形成就地診療的習慣。
醫療保障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之一,如何讓安徽的老百姓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是一個重要命題。
劉連新表示,要實現長三角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一體化,迫切需要安徽的頭部醫院在醫療技術水平、能力上追趕上長三角的醫院。同時,希望在醫保政策上,比如收費的項目、價格,以及可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等都能夠做到一體化。“還希望長三角一體化能夠推動醫生在長三角范圍內醫院的自由執業,讓老百姓享受到長三角一體化所帶來的便利、快捷、高效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錢家盛:
高校學生就業應當更務實
全國政協委員錢家盛接受采訪。
近年來,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副校長錢家盛一直關注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實際需求相匹配的問題。
他認為,高校需要調整專業結構,以適應國家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同層次的學校,其專業的設置要與學校定位保持一致,比如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的是研究型人才,而應用型高校要以就業為主。“前幾年,安徽大學就撤銷 12個本科專業,又新增了十幾個與安徽戰新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專業,比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
錢家盛表示,高校可以引入工業界的專家來參與設置專業,這樣一來,課程體系才能適應現有的社會經濟發展。“在調整專業設置的同時,還要從頂層設計方面進行考慮。”錢家盛說,以往的課程設計過于注重傳統知識的傳授,缺少能力的培養,“我讀書的時候,一般在企業實習都超過一、兩個月,和工人師傅一起進行三班倒,現在的高校也應當加強學生實習、實踐環節的能力。”錢家盛也注意到,很多高校的老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到企業去鍛煉的機會,因此,老師也要積極與企業對接,熟悉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才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此外,錢家盛提出,就業需要務實。“高等學校經常講就業難,其實企業也存在招工難,學校培養的學生和企業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期望值的差距。”錢家盛表示,高校學生應當更加務實,不要好高騖遠;企業也應當積極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培訓,而不是拿來“急用”,只有多方面結合,才能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姚一鳴 文/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