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我在辦理培訓機構裝飾裝修消防手續時候,遇到部門間手續交叉、互為前置導致無法申請的問題。”2023年5月7日,宣城市民馮先生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吐槽自己的煩心事。
原來,根據現行規定及業務系統限制,申報消防手續需具備法人資格方可申報,即需要先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或營業執照,而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營業執照卻要先取得辦學許可證,而辦學許可證又需待消防、衛生等材料獲批后方可辦理……這讓馮先生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擾。
宣城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馮先生的問題提交給“首席問題官”。第二天,“首席問題官”、宣城市數據資源局副局長季韋立刻召集市住建、教體、市場監管、民政、文旅、科技等“幫辦團隊”,研究處理辦法。
“首席問題官”連續兩天召開專題會商,最終不僅馮先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其他類似問題都一并解決。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2023年4月,為進一步提升“辦不成事反映”問題處理質效,在此前已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基礎上,宣城市建立首席問題官制度。據介紹,宣城在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8名“首席問題官”和174名“問題專員”,分別由政務服務中心和各進駐窗口首席代表擔任,負責“辦不成事”原因分析、協調處理、跟蹤督辦、解釋答復,推動反映問題辦得成、辦得快。
“企業或群眾如果在辦事窗口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向‘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若涉及多個部門,會提交給‘首席問題官’,由我們來協調解決。”宣城市政務服務中心“首席問題官”季韋2月20日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把企業和群眾的問題解決,就是對他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據介紹,2023年度,宣城全市“首席問題官”已經為群眾和企業解決 “辦不了”、“難辦”的事項157件。
疑難雜癥面對面,變“辦不成事”為“辦得成事”。“首席問題官”制度是宣城市“創新‘四個面對面’工作法,系統提升營商環境”的眾多舉措之一。針對政企溝通不夠緊密、政策落地不夠精準、部門協作不夠緊密等營商環境中的普遍問題,宣城市樹立問題導向,堅持為企辦事就是為自己辦事、企業發展就是地方發展,創新建立政商懇談、政策落地、要素保障、“疑難雜癥”“四個面對面”工作法,有力提升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