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19日,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入圍初評候選“大名單”。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郎溪磨盤山遺址已經連續進行了三期考古發掘,填補了區域考古的空白,對認識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具有重要價值。
據悉,磨盤山遺址位于安徽省郎溪縣飛鯉鎮新法村,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該遺址于20世紀70年代因開掘新郎川河而被發現,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聚落遺址。目前已進行連續三期考古發掘,發掘面積 1700 平方米, 是皖南地區目前揭露面積最大、內涵最豐富、遺物最多的遺址,被列為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2023年的發掘共清理墓葬178座,房址35座,灰坑12座,灰溝2條,出土遺物近2000件。
根據此前公布的考古發掘成果,專家認為,磨盤山遺址是太湖西部地區史前時期重要的中心性遺址,遺址文化堆積厚,包括馬家浜、崧澤、良渚和商周各時期的文化遺存,考古發掘填補了區域考古工作的空白,為認識皖東南及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區域調查、研究聚落形態、揭示整體布局,持續開展精細化發掘、深化多學科合作研究、強化遺址展示利用等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一獎項從1990年創辦至今,不乏安徽考古項目的身影。1992年,安徽天長三角圩漢墓群首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后分別是1994年安徽尉遲寺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1998年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祭壇和墓地項目,1999年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2006年安徽六安雙墩墓地,2008年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2009年安徽省固鎮縣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以及2021年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2022年凌家灘遺址再度入圍,但遺憾未能當選。
記者了解到,202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均為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最終確定33項參評,最終將通過投票推薦產生20項進入終評。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