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至8月21日7時15分,黃山風景區今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萬人,這是黃山歷史上突破300萬人日期最早的一年,較疫情前旅游形勢最好的2019年提前60天突破這一關口,創歷史新高。
“2023年在黃山旅游發展史上注定是一個里程碑。黃山歷史上接待量突破300萬的共有6年,從時間上來看,今年是突破日期最早的一年,預計全年景區接待人數有望突破400萬人。”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徐立秋向記者介紹。
今年,帶薪休假、彈性作息制度逐步推進落實,為擴大文旅消費提供了諸多利好。搶抓文旅復蘇新機遇,黃山風景區首先在政策層面發力,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與全市A級景區聯合推出門票“免減優”系列活動,階段性推出“周三免門票開放日”,暑期對全國全日制高校及以上應屆畢業生,中考、高考生,18周歲以下游客免門票,持續激活消費動能,惠及游客近60萬人,直接讓利約1億元。
隨著旅游形勢發生變化、游客需求日益多元,黃山堅持“以人為本,以客為尊”,以游客滿意為最大追求。黃山風景區與中山大學團隊聯合調研測算、科學會商,主動將日最大承載量從5萬人下調至4萬人,在實際操作中,將接待量控制在3萬人以內,對惡劣天氣和重點區域還細化總量管控和具體措施,嚴格實行“限量、預約、錯峰”管理,保證景區總體交通順暢、客流平穩、游覽有序,實現了旅游市場淡季不淡、人氣長旺、峰谷均衡。
暑期以來,黃山涉旅板塊營收增幅明顯提高,長線游、外省游比例不斷提高。統計顯示,省外游客超70%,山上住宿率達85% ,同時帶動山下湯口區域住宿率近70%。
黃山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三項桂冠于一身。億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僅塑造了黃山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的自然“五絕”,更積淀了畫派、石刻、古道、文學、名人的文化“五勝”。伴隨著現代旅游業進入消費升級新階段,黃山風景區深入挖掘文化、生態價值內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產品迭代升級,不斷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黃山風景區開發了以“迎客松”雪糕為代表的“迎客松”家族系列文創產品,游客可以在山巔品茗、插花、嗨歌、觀星,參加“尋找黃山小動物”“植物拓染”“草木課堂”等特色體驗活動。山下持續打響花山世界夜游品牌,創辦“花山之夜”主題活動,對黃山進行全新塑造、全新表達、全新呈現,將更多流量變成留量。
年初以來,黃山先后策劃“冬游到黃山”“瑞雪迎新春”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在黃山、上海、香港舉辦的系列推介會,借助新媒體矩陣賬號和三大海外社交賬號,開展網絡直播、系列線上互動、短視頻創作活動,聚焦年輕化表達,強化國際化傳播。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