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報道,“塵肺病位列我國職業病之首,造成國民經濟巨大損失,危害勞動者健康。”近日,在安徽理工大學召開的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1—2022年度學術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表示,建設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聚淮南,聚焦職業安全健康,對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共同推進實驗室建設良性快速發展。
安徽理工大學在推進“雙一流”創建中,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實現省屬高校最高類學科零的突破,將職業安全健康作為安全學科發展的五大方向之一,聯合醫學院和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通過理工醫融合、醫教研協同,牽頭組建了行業首個“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袁亮院士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他扎根礦山搞科研,開發出煤礦瓦斯治理全套工藝技術后,又著眼礦工職業健康研究,組建了理工醫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職業安全健康團隊,推動礦山“空氣革命”,實驗室在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社會效益。
學術年會上,實驗室主任袁亮院士作了實驗室年度工作匯報,為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鄧建軍院士、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來斌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范先群院士等委員會專家進行了深入討論,就實驗室建設發展提出建議。
“實驗室建設特色突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準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研究方向定位準確、成果豐碩、成效顯著,成為‘理工醫融合、產教研協同’行業典范。”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鄧建軍院士表示,希望實驗室增加開放基金,吸引更多合作。
“學校抓住為人民健康服務和立德樹人的結合點,推進安全與醫學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探索了一條‘職業安全健康、工業粉塵防治與醫學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張來斌院士表示,希望實驗室加強高峰學科建設,在“高原上建高峰”。
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