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以前的菜市場衛生環境比較差,改造后的明亮、整潔多了,我們進來買菜也覺得舒心多了!”2月11日上午,市民張女士在位于宿州市埇橋區道東街道的華府春天菜市場里選購菜品。
改造后的菜市干凈衛生,顧客絡繹不絕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華府春天菜市場是宿城道東區域最大的菜市場,也是智慧農貿市場的“樣板”,于2018年11月底改造投入使用。一大早,該菜市場進進出出的顧客絡繹不絕。
2月11日上午,記者一走進華府春天菜市場,整潔、明亮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各個檔口以清新的綠色和白色為主色調,并按照品類分區。每個檔口張貼著商戶信息,包括商戶姓名、經營類別、當日菜價、檢測結果等,既方便市民采買,也利于市場統一管理。
“這個菜市一建好我就來了,有四五年了,我覺得這邊環境好、干凈衛生、燈光明亮、設施齊全。”商戶曹大姐告訴記者,保潔人員打掃得很勤快,整個菜市場就一直給人干凈利索的感覺,居民也更愿意來買菜了,人流量不少,他們商戶的生意也更好了一些。在與商戶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如果顧客與商戶在買賣過程中,偶爾有菜葉、塑料袋等掉落在地面,很快便有巡場的保潔人員過來清掃。
“以前三輪車、電動車都是可以進菜市場的,每到下雨天,里面水汪汪的,臟得很,現在管理嚴格多了,車不給進了,干凈多了。”商戶江存梅說,在這里經營的商戶還有買菜的顧客也都更自覺了,避免隨手丟垃圾,才有了市場的干凈衛生。
該菜市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市場共有攤位70個、內外鋪面115間,包含蔬菜、水果、肉類、活禽、干鮮、糧油、熟食、冷凍、豆制品、面點、水產、百貨等品類,能夠滿足周邊居民的一站式需求。
采用現代化智慧管理,涌現出一批文明菜市
據介紹,道東街道華府春天菜市場按照智慧化菜市場的要求,投入相關智能設備,先進的系統、全面的數據、智能的管理,成為宿州市智慧菜市場的標桿和樣板。
2月11日上午,記者走進菜市場的食品檢驗室,檢驗員丁玉坤正在對今天的15種菜品進行有機磷農藥、吊白塊殘留的檢測。
“今天檢測的15種菜品都合格,我們會馬上把合格報告上傳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平臺。”丁玉坤告訴記者,如果發現有不合格的菜品,就要及時通知市場管理方,對不合格的菜品作出下架處理,并且需要聯系屬地市場監管局,他們會安排執法人員過來進行依法處理。
據介紹,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道東華府春天菜市場在管理上設立完善的臺賬制度,市場經營戶必須建立進貨臺賬,如實記錄食品、農副產品的名稱、規格及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臺賬記錄情況與索票資料相一致。
此外,該市場食品質量管理部每周定期對經驗戶的臺賬進行檢查,督促按時記錄,進貨臺賬真實,且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同時,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收集經營戶的交易數據,建立臺賬數據庫,提供完善的查詢、審查功能。
同時,道東華府春天菜市場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化管理技術,規范日常經營活動,強化各項管理,杜絕管理漏洞,通過智能電表、市場遠程監控、經理無線巡更、租金網絡管理、檢測數據共享等一系列智能化手段,真正實現智慧化市場管理。
據介紹,近年來,宿州市通過改造提升、新建補充等方式,聚焦菜市“標準化、清潔化、規范化”,從硬件改造、環境改善、秩序管理等方面積極推進文明菜市建設和改造提升,涌現出一批智慧型“文明菜市”。2022年,宿州市投入資金3400余萬元進行文明菜市建設,其中,財政資金投入1930余萬元,社會資金投入1480萬元,全年整治改造城區菜市7個,鄉鎮菜市65個,進度100%。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