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飛地”經濟有利于加強區域協同發展。長三角是“飛地”經濟發達的地區,上海在域外的“飛地”不少。為此,安徽省政協委員、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區域研究室主任林斐建議,推進上海在皖“飛地”經濟發展。
林斐說,上個世紀,上海在我省皖南地區設立白茅嶺農場、軍天湖農場、黃山茶林場、練江草場,是上海在域外“飛地”保留下來且未深度開發的。林斐認為,“飛地”經濟是一種雙方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模式,需要加強飛出地與飛入地的合作。
為此,林斐建議,安徽要將發展上海在皖“飛地”經濟發展,作為一地六縣產業合作示范區滬皖合作的重要抓手,“要與上海市共同商議‘飛地’經濟發展相關事項,力爭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加快推進合作進展。”
林斐認為,可以借鑒江蘇大豐上海“飛地”經濟發展模式的成功經驗,制定“飛地”經濟發展合作協議意見, 采用市場運作、股份制公司或委托管理等方式,實行策劃、招商、運營一體化機制,探索“飛地”經濟的利益共享、互利共贏運作機制、兩地共管的合作模式。
“飛地”經濟如何切入,林斐也提出了具體路徑。“比如,建設滬外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充分利用上海光明集團優勢,擴大綠色食品加工,加強對滬農產品保供等。”另外,可以建設旅游康養項目,發揮皖南地區生態資源優勢,加強與上海休閑康養政策對接,推動廣德和合生態園和黃山茶林場等康養項目實施。“還可以共建長三角(滬皖)綠色智能制造基地,為上海龍頭企業配套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綠色智能裝備和新能源和新材料。
林斐說,安徽要加強為上海產業配套的發展規劃,積極承接“飛入地”產業外溢,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與布局,暢通對接機制和渠道。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